日常生活裡,人和人接觸,難免有一些意見要溝通,有一些情感要宣洩,有一些心得要交換。為了說明事物,傳達感情,發表見解,人們總是要說話。
但是有時候,可能因為時間的限制,可能因為空間的阻隔,或者礙於實際的情境,無法以言語說明,就用文字來代替,便是作文。作文和說話,同樣是人們用來表情達意的工具,分別在不同的時空和需要裡使用,都很重要。
說話的學習比較早,也比較容易學得好。到上小學一年級時,有些人恐怕還沒有辦法寫初一個字,卻早已經會使用許許多多的語言,來表示他們的意思了。於是老師教導初學作文的人,常說「作文就是說話,心裡有什麼話要說,不用嘴講,而是用筆寫,嘴裡要怎麼講,筆下就怎麼寫,寫下來的就是作文了。」
這話只適用於小學低年級。從正式有作文課起,我們就不能再有這種念頭。固然作文裡的每一句話,仍然好像說話一般,但整篇作文絕不是一場談話的照錄。因為作文畢竟不全同於說話,我們只要稍加比較,就可以很輕易的發現,兩者之間有許多明顯的不同。
像:說話可以重複,並且可以立即改變錯誤、補充遺漏、穿插語詞的詮釋,作文卻沒有這些方便。說話有聲調的輔助,可以省去語氣和聲態的模擬詞,面對面的說話,還有動作表情的幫助,更可以省略主位和受位詞;作文也沒有這些方便。說話是用口的,比用筆的作文抽象、難懂,所以說話用的語詞,一定比作文來得淺顯白話,因此比較囉嗦。
有一些說話,例如談天,可以沒有中心思想,東南西北的談,隨意起,興盡終,不講求條理,也不拘形式,更不論長短。作文雖然也沒有長短和形式的限制,但是絕對沒有不經過刻意經營的開頭和結尾,尤其不能沒有條理,沒有主旨,或者有許多主旨。說話是說完就完,除非錄了音,否則便無從查考。作文卻留下了篇章,可以稽對。所以作文的態度通常是嚴謹的;說話時則不妨輕鬆。
此外,作文受情緒的影響很大。大部分的人在作文的時候,喜歡清靜的環境。說話則不太在意這些。
總之,作文和說話是相關的科目,彼此互有影響。學習說話對作文有幫助;練習作文也有益於說話。但是他們之間也有一些不同。了解他們之間相異的地方,可以避免將語句直接翻成文句的毛病,擺脫說話的壞影響,使作文變得更精鍊可讀。
細說作文之十二,原刊「青年日報」國中學生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