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記敘的對象或重點來分,記敘文可有五種的類別,就是:以事為主的記敘文、以人為主的記敘文,以物為主的記敘文、以景為主的記敘文和遊記。
「陳元方答客問」是一篇以事為主的記敘文,敘述陳元方與他父親一個無信無禮的朋友,在門外對答的情形。「孤雁」也是一篇以事為主的記敘文,記敘一隻失去配偶的孤雁,替雁群守夜的故事。前者從客人的失信寫起,接著寫客人的無禮,最後在陳元方義正辭嚴的駁斥,客人慚愧而陳元方終不理他之下結束。後者從孤雁的守更工作開始說起,歷經二、三、四、五段對同伴的警告失敗後,最後寫出群雁大部分被捉的悲哀。
以事為主的記敘文,除了要把事情從頭到尾交代清楚之外,事情的安排也應該有起伏變化,並且顯出重點的所在。最重要的,作者的中心思想,應在事情的進行當中,自然流露。「陳元方答客問」旨在教入不可失信無禮;「孤雁」旨在說明「居安思危」的重要,都表現得十分明白。
胡適的「母親的教誨」,和梁實秋的「記張自忠將軍」,是以人為主的記敘文。這類記敘文常常因為寫作的動機或目的,在取材方面顯出極大的差異。「母親的教誨」一文,寫母親是嚴師兼慈母,所以選擇母親在作者犯錯時責罰的方式,以及母親為他舔去眼翳,作為表現的題材。「記張自忠將軍」一文,所寫的是張將軍的生活和為人,於是取用的材料就偏重在這一方面了。所以寫一個人,並非僅是寫他的外貌、年籍等資料便夠,還要更進一步從他的背景、環境、為人處事等方面來描述,才能使人對他有客觀的印象和評斷。
行道樹、禿的梧桐、溪頭的竹子、火鷓鴣鳥等課,是以物為主的記敘文。「行道樹」一文採自述的方式,敘說行道樹的憂與樂。「禿的梧桐」一文敘述梧桐樹克服一切困難,表現它求生的志氣。「溪頭的竹子」一文,描述竹子的許多特點,足以令人感動,更值得作為我們的榜樣。「火鷓鴣鳥」一文,寫火鷓鴣鳥的形體和聲音,給作者的感受和聯想。原來以物為主的記敘文,並不僅止於物體本身的描述,更重要的是要寫出此物給我們的觸發。「萬物有情」,正是此意。
景是物的擴大,或者說是物的自然化。「溪頭的竹子」是寫物,也是寫景。張騰蛟自己也說,溪頭的竹林,「乃是風景中的風景」。所以,以景為主的記敘文,跟以物為主的記敘文一樣,都是寄情的對象。不同的只是景有季節的焚換、地點的不同。而且景因占有較大的空間,敘述時得安排適當的順序,使其錯落有致,讓讀者能好像身歷其境,與作者同欣賀、共讚嘆。那便是最佳的敘為了。
還有遊記,留待下文討論。
細說作文之三十四,原刊「青年日報」國中學生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