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分段

一篇正確而完整的作文,如同一個有生命的機體,分由各個部位來組成;就好像人體之有頭腦胸腹四肢的區別,藉著表面看不出來,卻明明存在全身各處的血管神經網路,協調聯絡整合心志,發表一致的行為舉動,就是達成作文的使命呈顯主旨。所以每一篇作文都應該分段。
將一篇文章,依照意思上的需要,在進行寫作的同時,分別析成幾個相因相生,且相輔相成的小單位,就是分段,這些小單位,習稱「段落」。
段落是作文組織中的一個環節,比篇小,比句大。一個句子終了,就是已經表達了一個小的完整意思;如果集合幾個句子,能表達更大的一個完整意思時,因為沒有適當的標點符號足以區別了,就用分段的方法來表示。所以段落也跟字詞、語句、標點符號一樣,擔負著表情達意的工作。如果我們承認標點符號在作文中的重要地位,便不應該輕易放棄對分段工作的講求。
通常一篇文章至少分三段。這具有心理上的理由。原來人類情緒的起伏,開始的時候平靜,漸漸地上升到高潮,再漸漸地下降恢復平靜,恰好經過二一個階段,成為一個完整的循環。另一個理由可能是為了「美」,自然界的生物當中,有大部分的軀體是由頭、身、尾三部分組成;有了這三部分,就合成了一個完整而美麗的個體。作文講求的也是完整美麗,因此就有了至少三段的不成文規例。
分段的最主要目的,應該是在內容上凸顯重點,使文章的節目清楚醒切這一方面。一個新的段落開始,是另一個意思的引發,或者另一個事件的端緒,以下充滿了無限發展的可能,能帶領讀者走向另一個高潮,這樣一個接一個連成的高潮起伏,維繫著讀者一定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一個段落的終了,一個意思暫時停住,事件到此完成,也是讓讀者有一個歇腳喘息的機會。而一個段落的內容,是一個比較小的意義單元,讀者也比較容易接受、消化和吸收。所以分段其實是藉著形式,幫助讀者了解文意的有計畫工程呢。
分段沒有一定的標準和方法。有人按思路發展的過程,像起、承、轉、合四段章法;有人按大鋼的預定,如情形、道理、辦法三段章法;有人按材料的多寡、分類來決定。大略說來,只要意思完足了,就可以設一段。以某一個標準看,同類的材料太多了,便在這個標準內定個更小的標準,將段落增加。相反的,如果某一標準內,材料不夠,便放寬標準,將相近的材料,合併成一段。這時侯要注意,不要讓一篇作文少於三段了。附帶說明:分段時,每段開始低兩格;一段完了,不論底下餘幾格,一律留白;下一段仍由另一行的低兩格開始。
細說作文之二十九,原刊「青年日報」國中學生版

by 甲多先生 @ 1985.10.22 臺灣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