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項式的論說文題目,指的是題目的本身,或題目的意思所包含的事、物在三項以上。三項的如:「昨日,今日,明日」(七十年南專)、「請,謝謝,對不起」(七十二年北聯)、「你我他」(六十九年北專);四項的如:「從食、衣、住、行談國民生活」(五十七年花連)、「四育並重說」(五十八年清水)、「節約儲蓄,富家強國」(六十年嘉義);五項的如:「由禮義廉恥談到做人的道理」(五十三年竹中)、「五育並重,培養現代國民」(七十二年北市國語文兢賽)、「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中庸第二十章)。
多項題的寫法,當然要照顧到每個重點,卻也要注意不能流於各自獨立,妨害到全文的統一。所以遇到這類型的題目,首先要分析歸納其每個重點的範圍關涉,找出在它們背後隱含而相關的線索。如果多項的重點可以完全統攝在一條線索之下,那麼它的作法便傾近於單項題;如果多項的重點不能被一個意思完全包容,那麼它的作法便傾近於兩項題。
上述例題中,傾向於單項作法的如:「昨日,今日,明日」,探討的是時間的問題,重點在「今日」,昨日和明日只是陪襯,本題與「把握今日」類似;「請,謝謝,對不起」,是個人最基本的禮貌,也是人際關係圓滿和諧的起點,如果人人都能將它掛在嘴邊,這個社會還會有是非衝突和紛爭嗎?「你我他」是社會的縮影,要探討的也是人與人相處之道,重點就往「促進社會的祥和」上頭;「食、衣,住、行」就是「國民生活」的內容;「四育並重」或「五育並重」,都是為了「培養現代國民」。這些都可以依它們的偏重,作單項式的各類題處理。
「節約儲蓄,富家強國」這個題可以歸併為兩項,就是:個人節約以富家和全民儲蓄以強國;其中富家是強國的因,強國是富家的果。所以本題可作「兩項式因果關係」的論說文來作。「由禮義廉恥談到做人的道理」也是兩項題,禮義廉恥是共通的校訓,在求學時代,它便是做人的道理,兩者都是我們所要追求的,屬於「並立關係」。「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一題比較難,乍看分不清其中關係,仔細探尋便知前四者是在「求知」,最後一項在「力行」,屬於「並立關係而有偏重」的兩項題。
國文課本裡屬於多項式的範文,只有第四冊第一課和第五冊第十八課兩篇。前一篇「為學做人與復與民族」,是單項題「立志復興民族」的「寬作」;後一篇「青年的三大修養」,是將「青年應該怎樣修養」的單項題,轉成「是什麼」的方式來寫的。懂得其中相連的線索和轉換的機杼,面對多項題便能「不憂不懼」!
細說作文之五十九,原刊「青年日報」國中學生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