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作文就是說話。
說話,是人類最早學得,也是使用最多、最廣的,表情達意的方法和工具。
說話因於時間、場合、對象的不同,有各種不同說話的措辭和內容,它們的稱呼也各有不同。一些正式場合,面對特定對象的說話,例如:報告、演講、辯論、講解、說明等,把它們完整的記錄下來,也許能搆得上算是作文;但是日常生活中大多數的說話.不定時地、不定對象、不定範圍,不論從何而起,不拘迄於何處,有話則長,無話則短,要來則來,想去便去,也不管話說到哪裡,有沒有說完。這樣子的說話,既無中心,也無倫序,記錄下來,只見黑壓壓、亂糟糟一片,叫人看了怎麼樣也理不出一個頭緒:能算是作文嗎?
「國語辭典」說:作文,謂以字句組織成文。
這裡提到了「字句」,是作文組成的分子;「組織」,是作文的方法。
「國語日報辭典」說:作文就是「把心意寫成字句,組織成文章」。
這裡更進一步的指出,組成作文的「字句」不是出自辭典,也不是出自範文,而是來自心裡的意念。這個解釋包含了作文的內容、形式和方法,是滿完整的。
作文,由於中國語文特異的語位定性,以及轉品修辭的關係,通常是同時存在著兩個含混不清,卻又截然不同的意義:一個是把它當成名詞一般的看待,內涵相當於文章,或者是文學作品的意思;另一個是作動詞用的,意思相當於寫,或者是寫作。
作名詞用的作文,通常在寫作完成之後稱呼;作動詞用的作文,則在寫作之前稱呼。別人已經完成的作文,可以作為我們作文取法仿效的對象。所以學習作文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工作是閱讀,甚至於要背、要記。閱讀別人的作品,一方面儲存作文的材料,一方面揣摩他人的技巧,多練多寫,有朝一日便能青出於藍,凌駕於所本之上,自創個人的風格。
作文在完成以後,分析它可以發現兩種東西:一是形式;一是內容。形式是具體的文字,是看得見的體式和材料;內容是抽象的文意,是看不見的情感和思想。
作文從無到有的過程,必須要講求技術,否則即使有動人的情意、完美的文字,也不會成為好的作品。古時侯有許許多多的作文,因為太過於注重技術,以致作不出好文章:現代人太過於輕視技術,因此也作不出成功的作文來。作文要講究外表,也得注重內在,才能裡外合一、交相輝映。外表就是形式,包括篇、章、段、句、語、詞、字、標點、題目、體裁、材料等;內容就是思想、情感、意念、道理、緣由等。將形式與內容作適當而合理的揉合、組織、條理、架構、經營、安排等,就是技術。
劉勰的「文心雕龍」章句篇說:
「夫設情有宅,置言有位;宅情曰章,位言曰句。故章者,明也;句者,局也。局言者,聯字以分疆,明情者,總義以包體,區畛相異,而衢路交通矣。
「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積句而成章,積章而成篇。篇之彪炳,章無疵也;章之明靡,句無玷也;句之清英,字不妄也;振本而末從,知一而萬畢矣。」
第一段說明章句是文意之所寄,作文就是形式與內容交通錯雜而形成的產物。
第二段說明作文的最基本技術,要從字、句、章的修鍊明確上得來。
所以,作文先要有內容,再藉著文字和技術的幫助,才得以圓滿完成。用一個簡單的數學公式來代換,便是:
作文=內容十形式十技術
前述的部分說話,之所以不能稱其為作文的緣故,並非由於它的形式改換成語言,不是用文字;而是它缺少了技術的關係。是以即使是使用文字作媒介的作文,如果沒有技術的成分在內,也是不能稱其為作文的。作文在完成以後,技術的部分功成身退,所以作名詞用的作文,只由內容和形式組成。
不過,要說技術已從作文當中,完全撤退淨盡,這種說法不盡然對,事實上也不可能。
作文的技術,一般稱作「法」,就是古人稱「文無定法」的那個「法」。法在還沒有使用之前,固然「不定」;既已用了,寫成了文章,那「法」就附麗在文句上面,「定定」的留在作文裡面了。「法」既然與文句共構,見得著文句,自然也就跑不了技術了。所以,有人就認為,技術其實也是形式的一部分。像孔子就說過:「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誰知其志?言之無文,行而不遠。」
「言以足志」是說:語言(寫成文字就是作文)是用來表達心意的。如果不使用修飾的技術(言之無文),便無法流傳得久遠了(行而不遠)。這一段話除了再次說明沒有技術便不成作文之外,也告訴我們技術在形式裡所占的地位。事實上,多半的作文,我們可以輕易的透過對形式的分析和了解,掌握其中所附含的技術之妙,進而推求作者創作的用心,在將來作文時,「存乎此心,運用其妙」,也可為自己的作文創出新面貌來。
國文課本裡所選的大部分範文,在內容、形式及技術上,都有足資我們學習借鏡的地方。如果能加以系統的整理、解析,應足以作為寫作教學的很好教材。可惜國文課程的學習目標,不止在於學好作文一端,故而在編排及講授時,對於作文技術(方法)的部分,往往有如斷簡殘篇,接受起來總是七零八落、不成系統。
「細說作文」的系列文字,企圖在這方面彌補國文教材的不足。
它深知作文由思想、材料、技術三者組成,缺一不可。
所以它在系統的技術之中,以現有課文內的思想、材料,作為解說的依據,目的在讓學生得以經由熟悉的範文,體會到技術的存在,進而學習它、活用它、創新它。用「細說作文」為名,表面上是拿「作文是什麼」作手段;骨子裡卻有著鼓勵學生勇於作「怎麼樣作文」的嘗試。而「想要做它,必先了解它」;如果經由「細說作文」的幫助,徹底了解了作文,那麼想要作文、學好作文,將不再是一件遙遠難望的玄想了。
細說作文代(自)序,原刊「國語日報」國語文教育專欄,題為:作文是什麼——寫在「細說作文」出版前
by 甲多先生 @ 1990.04.19 臺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