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擇友之二

慎擇友
  【原文之二】
  人生以擇友為第一事。自就塾以後,有室有家,漸遠父母之教,初離師保之嚴。此時乍得友朋,投契(1)締交,其言甘如蘭芷,甚至父母兄弟妻子之言,皆不聽受,惟朋友之言是信。一有匪人(2)側於間,德性未定,識見未純,鮮未有不為其移者。余見此屢矣。至仕宦之子弟尤甚,一入其彀中(3),迷而不悟,脫有尊長誡諭,反生閒隙,益滋乖張(4)。故余家訓有云:「保家莫如擇友」,蓋痛心疾首(5)其言之也。
  汝輩但於至戚中,觀其德性謹厚,好讀書者,交友兩三人足矣。況內有兄弟互相師友,亦不至岑寂(6)。且勢利言之,汝則溫飽來交者,豈能皆有文章道德之切劘(7)?平居則有酒食之費,應酬之擾;一遇婚喪有無,則有資給稱貸(8)之事;甚至有爭訟(9)外侮,則又有關說救援之事。平昔既與之契密,臨事卻之(10),必生怨毒反唇(11)。故余以為宜慎之於始也。
  況且遊戲征逐(12),耗精神而荒正業,廣言談而滋是非,種種弊端,不可紀極。故特為痛切發揮之。昔人有戒:「飯不嚼便嚥,路不看便走,話不想便說,事不思便做」,洵為格言。予益之曰:「友不擇便交,氣不忍便動,財不審(13)便取,衣不慎便脫。」
  【註解】
  (1)投契:情意相合。
  (2)匪人:行為不正的人。
  (3)彀中:本謂弓矢所及之地;今指陷於術中。彀,音「夠」。
  (4)益滋乖張:越生不和。乖張,不和諧、不和好。
  (5)痛心疾首:恨惡之極。痛心,傷心。
  (6)岑寂:高而靜。岑,音「涔」。
  (7)切劘:切磋琢磨。劘,音「磨」。
  (8)稱貸:舉債。
  (9)爭訟:相爭而起訴。
  (10)卻之:不受而還。
  (11)反唇:本為不服的樣子,今作翻臉之意。
  (12)征逐:朋友往來之繁密;或作「徵逐」。
  (13)審:詳,明。
  【講評】
  飯不嚼便嚥,要噎著;路不看便走,要摔跤;話不想便說,要惹禍;事不思便做,要壞事;氣不忍便動,要發怒;財不審便取,要傷廉;衣不慎便脫,要著涼。這些道理,沒有哪一個人不知道。但是友不擇便交的後果,卻有許多年輕人不明白。年輕人也不是真的不明白,只是還沒有遇到過壞朋友,或者是過度自信,總認為世上的事,沒有不在他掌握之中的,朋友也不會例外。殊不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再怎麼有力的人,站在地球上,怎麼也舉不起地球來呀。俗語說得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朋友的力量便是這麼的巨大,由不得你不相信,也由不得你不注意。
  圃翁說,關係人生成敗最重要的一件事,便是選擇交往的朋友。好的朋友,猶如生柴起火的助燃劑,能夠煥發我們人生的光輝;不好的朋友,就好像當頭冷水,一盆就澆熄了我們辛苦煽起的火種。好的朋友會在你心灰意冷的時候鼓勵你,在你放鬆懈怠的時候督促你,在你需要幫忙的時候協助你,在你辛苦有成的時候恭喜你;好的朋友會與你共同努力、一起成長。好的朋友「以文會友」,必須是好讀書、有好文章可供琢磨學習;或「以友輔仁」,應當是德行謹厚,操守純良,足堪砥礪切磋的。不好的朋友,他們只要吃喝玩樂,只求酒足飯飽。平時,你提供不起酒食與他應酬,提供不起錢財與他花用,他便說你不夠朋友;有事,你提供不起資給與他支應,提供不起關說與他救援,他也要說你不夠朋友。不夠朋友,也並不是只要恢復為互不相干的路人便行,而是要看你成敵匪、當你成寇仇,還不知什麼時候,會有什麼樣的禍害,要加給你呢!
  因此,朋友絕不是隨隨便便,不須簡選,便可以交誼來往的。「保家莫如擇友」,圃翁以此諄諄誥誡他的子孫。因為不經精選而交上「損友」,則不但荒正業、滋是非、損時間、耗精神、傷身體、費金錢,甚至搞得身敗名裂、前途隳壞、毀了一生。試看多少徘徊迷途,或身陷囹圄者,竟是深受「朋友」所「惠賜」的,能不警醒惕勵嗎?
836月中央日報出版《聰訓齋語》128-131

by 甲多先生 @ 1994.02.10臺灣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