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之二】
圃翁曰:移樹之法,江南以驚蟄(1)前後半月為宜。大約從土掘出之根,最畏春風,故須用土裹密,用草包之,不宜見風甚(2),不宜於隔宿。所以吳門、建業來賣花者,行千里經一月而猶活,乃用金汁土(3)密護其根,不使露風(4)之故。近地移植,反不活者,不知此理之故也。其新生細白根,係生氣所托(5),尤不當損。人但知深根固蒂,不知亦不宜太深種植。書謂加舊跡(6)一指,若太深則泥水傷樹皮,斷然(7)不茂矣。
凡樹大約花時(8)移,則彼精脈在枝葉,易活;於桂尤甚。花已有蓓蕾,移之多開。然此最泄氣(9)。故移樹而花盛開者,多不活;惟葉茂,則其樹必活矣。牡丹移在秋:當春宜盡去其花,若少愛惜,則其氣泄,樹即活亦不茂,數年後多自萎。樹之作花(10)甚不易,氣泄則本傷(11)。古人云:「再實之木,其根必傷。」人之於文章功名也亦然,不可不審也。
【註解】
(1)驚蟄:節氣名,在陽曆三月五日或六日。蟄,音「哲」。
(2)風甚:風很劇烈。
(3)金汁土:和金汁而成的土。金汁:糞中清汁;用棕皮棉紙,上鋪黃土,澆糞汁於其上,濾取清汁,封入甕內,埋之土中,逾年取出,謂之金汁。
(4)露風:本為寒氣;今指暴露風中。
(5)生氣所托:生長氣息所寄托。
(6)舊跡:移植前根幹露出土面的痕跡。
(7)斷然:絕對。
(8)花時:花期、花季。
(9)泄氣:同洩氣;不能保持固有的精力。
(10)作花:開花。
(11)氣泄則本傷:樹開了花,根就受損。氣泄,指開花。
【講評】
語云: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拿樹木長成的慢,比喻人才培養的難,是貼切恰當而傳神的。實際上,人與樹木相類的地方還不止此。
種樹有種樹的時機,求學也有求學的時機。圃翁說,遷移樹苗下種的時間,在江南以陽曆的二三月最好。我們求學的時間,應該自孩童時代起:從六歲入小學,經過青少年時期讀中學,到了二十歲前後上大學。這個時候腦筋最靈,心思最純,用功的效率最高,是讀書的「最宜」;與驚蟄前後在江南移樹一樣,都有最佳的「存活率」。移樹時,最要注意的是護根。圃翁說,剛從土裡挖出來的根,最怕春風猛吹,所以必須用土裹緊,再用草包密,而且最好不放置過夜,以當日移植為原則。學生求學,最要注意的也是在基礎的養護。入小學,先教注音符號;讀英文,先懂二十六個字母;上數學,先作加減乘除。每一年的課程,都得學完及格,才能繼續下一個階段的學習。如果基礎學不好,那將來的成績也就很有限了。樹根旁新生的細白根,是樹木生長的氣息所寄托,尤應特別加以保護,不可損壞。這就好像學生可能的發展,不但不能折損,還應特別刻意引導才是。種樹,一般人總以根深柢固為好,殊不知樹根的深度也有其限定,超過了限定,不但於樹沒有好處,反而要給它帶來災害;教育學生,一般人總要強調「愛」字,以為愛是越多越好,殊不知學生也有承受愛的極限,超過了極限,便是溺愛,不但對學生沒有幫助,反而要給他帶來不適,即所謂的「愛之適足以害之也」,不可不慎。
樹要開花不容易,人要成就也不簡單。開花怕起風,成名怕圍攻;開花則氣泄,成名則曝光;樹之氣泄則本傷,人之光芒畢露易遭忌。古人云:「再實之木,其根必傷。」所以,為人當知有所收斂,才不會遭致無端的傷害。
83年6月中央日報出版《聰訓齋語》143-146頁
by 甲多先生 @ 1994.03.10 臺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