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作文的重點

古人說:牡丹雖好,尚須綠葉扶持。這句話一方面固然告訴了我們,作文裏頭,除了正文要寫得漂亮以外,簡短的開頭和扼要的結尾,也必不可少;另外一方面也明白的指出了,作文裏頭應該要有重點。
所謂「重點」,就是作文的主要部分,也就是上面所說牡丹花的本身;花以外的綠葉不是重點,它只是站在陪襯的地位而已。因此嚴格說起來,綠葉的有無應屬其次,而重點的牡丹卻不能沒有。一篇有重點的作文,就好像牡丹花有了花,即使少了綠葉來扶持,它只是比「好」稍微遜色-些,卻仍然不失為一篇作文。相反的,如果作文沒有重點,就像畫了一幅沒有花的牡丹,人家只會懷疑你,畫的究竟是綠葉,還是花梗;絕沒有人會想到你要畫的竟是一朵花。
我們都有被蚊子叮過的經驗,被叮咬的地方會發癢,忍不住的就想去抓它。假如你抓對了地方,感覺必定非常舒服。作文抓住了重點,讀來就像「搔著了癢處」-樣,非常痛快。如果你只能抓到它的周圍,感覺自然要差一些。如果你連它的周圍都沒有碰到,卻在另外-個地方猛抓,就像作文沒有照題目寫,卻光談一些旁的事。這樣即使你寫的詞句美得如新紅清綠,也只似把另一處的皮抓破而已,對於止癢卻絲毫無補。
通常,「題目」就是作文的重點,這是指題目的範圍比較小的一類而言。像:讀書的目的、我最喜愛的小動物、郊遊的樂趣等。這類題目的重點,在題目裏面已經決定了,我們只要針對題目,提出切合題旨的材料,加以整理、順序排列就行了。因為它的範圍窄,大材料不多,所以一定要就細微的節目去發揮。但是要特別注意,不能脫離題圈,否則就算出題或錯題。
另有範圍較廣的一類。這類題目的作文,由於材料收集容易,不管粗枝細梢,可以寫的東西很多。如果貪多,內容就雜,容易失去中心,把不住重點,文章就顯得沒有條理、沒有次序。所以對於這類題目,不可以希望把整個範圍都寫得很詳細,只須在相關的材料堆裏,選擇一項你認為最精采、最重要或最有把握的部分,做為重點、主幹,盡情描繪;其餘的稍作枝節的補充,一篇完整的作文便告完成。這種題目的重點,雖然也已包涵在它的範圍裏,但是不夠清楚、具體,須要我們來發覺訂定。
決定重點的方向可有三端:
第-,選擇你認為是重點的當重點。譬如作一篇「談讀書」,我們可以寫讀書的意義、讀書的目的、讀書的方法、讀書的經驗、讀書的感受甚至最喜歡讀的書等等,不管你認為那一方面重要,都可以把它拿來當做重點,然後就此重點找材料詳細的寫;其他的各方面只要當做陪襯,附帶記上一筆就行。因為你所寫的任一部分,與題目都是相切合的,所以你認定的重點就可以定為重點,來好好的加以發揮。
第二,選擇題目裏積極的一面做為重點。作文的作用,不外鼓舞人心,提高生活情趣。積極的描寫才能具有此等功效。譬如寫「勤勞與懶惰」,積極面在「應該勤勞」;消極面在「不可懶惰」。寫這篇文章的主旨,應該鼓勵人家多多發揮積極的勤勞精神,而絕不是要人家在懶惰了以後,再來消極的「不可」。所以重點應放在「應該勤勞」;「不可懶惰」只是陪襯的東西,像牡丹的綠葉一樣,提出來更彰顯勤勞的應該而已。又如寫「談失敗」,出題的原意,絕不會是要你對失敗的原因或經過,著意描寫?而應是要你記取失敗的經驗和教訓,進-步的奮發進取,以期獲得最後的成功--所謂敗不餒、失敗為成功之母等,這才是可以做為重點的地方。
第三,選擇你最熟悉的部分做為重點。對於作文的重點,因為要充分敘述,所以勢必要找出許多材料。而我們對於自己所不熟悉的事物,卻很難找出關於它應該說和可以說的話。因此,我們最好找我們最熟悉的一部分,當做重點,比較好下手,寫出來的內容也容易中肯。譬如寫「運動會」,從籌備大會、預習節目開始,經過多彩多姿的比賽,直到曲終人散、比賽結束為止,可寫入作文的材料多得很。這些材料通通寫出既不可能,並且即使通通寫出來,人家看了也不過是留下一團熱鬧嘈雜的印象,反而對運動會本身的意義及其趣味,覺得模糊。因此不如以一種你最熟悉的運動項目或比賽為主,配以其他節目來襯托,賓主分明,人家反而感覺節目清晰,像親自看到競賽一般。這就是作文抓住了重點的妙用。
作文一定要把握重點,要在下筆之前,審慎的抓住它,然後就容易著筆去寫了;就像抓住了衣領或網綱,輕易的就可以把衣、網舉起來一般。清代大儒家曾國藩曾說:「一篇之中,端緒不宜繁多。譬如萬山磅礡,必有主峯,龍袞九章,但挈一領,否則首尾衡決,陳義蕪雜,滋足戒也。」這幾句話,正可借來作為文章應當講求「重點」的註腳。
刊「中國語文月刊」26044卷第211-13

by 甲多先生 @ 1979.02.01 臺灣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