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課本裏的唐宋八大家文淺析

摘  要
現行高中《國文課本》六冊共有九十三課,除去詩詞曲類的特殊文體之外還有七十九課;其中屬於唐宋八大家的古文共有十五課,佔了將近五分之一。他們受到重視的程度,不言可喻。
八大家文的醇美與豐厚,自然要在他們各家的文集裏去盡情領略。本文僅就課本中所選,每家各挑一篇,略做賞析,作為登入八大家堂奧的預備;如果因而得略窺八大家文章之所以受到重視的原故,則是意料之外的所得了。

關鍵字: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曾鞏、王安石、蘇軾、蘇轍

目          錄
壹、高中《國文課本》的五分之一
陸、曾鞏的〈墨池記〉
貳、韓愈的〈師說〉
柒、王安石的〈遊褒禪山記〉
參、柳宗元的〈段太尉逸事狀〉
捌、蘇軾的〈赤壁賦〉
肆、歐陽修的〈醉翁亭記〉
玖、蘇轍的〈黃州快哉亭記〉
伍、蘇洵的〈六國論〉
拾、參考文獻

壹、高中《國文課本》裏的五分之一
現行高中《國文課本》六冊共有九十三課[註1],除去詩詞曲類的特殊文體之外還有七十九課;其中屬於唐宋八大家的古文共有十五課(見附錄一),佔了將近五分之一的篇幅。韓愈、歐陽修、蘇軾等三人,各被選用了三篇;他們受到重視的程度,不言可喻。
所謂唐宋八大家,是指唐朝的韓愈、柳宗元,宋朝的歐陽修、蘇洵、曾鞏、王安石、蘇軾和蘇轍。他們都是我國散文史上黃金時期的傑出代表。
八大家的稱呼,最先見於宋朝真德秀的《西山讀書記》;其次是明朝初年朱右編的《唐宋六先生集》;再其次才是明朝茅坤所輯的《唐宋八大家文鈔》。八家的名稱,實際上是出於明朝的朱右,可惜朱右編的書因為沒有流傳下來,加上他把三蘇合為一家,所以後世所稱的唐宋八大家,都是以茅坤所取的名稱為名;八大家的聲名,也是從茅坤所輯的《唐宋八大家文鈔》流傳起來才盛行的。
《萇楚齋隨筆》云:南宋時,呂祖謙編《古文關鍵》二卷,錄文六十二篇,八家文多至六十篇;謝枋得編《文章軌範》七卷,錄文六十九篇,八家文多至五十九篇,當時雖無八家之名,即隱有八家之實。
清人吳楚材等所編選的《古文觀止》,共收文章二百二十二篇,其中八家文共七十八篇,(見附錄二)佔全書三分之一強;如以人數看,八家不過佔全部六十家的七分之一不到;若以時間算,八家所生存的三百四十五年[註2],也只不過是全書選文所含二一○九年[註3]中的六分之一不到。
從以上這些數字的的比較當中,我們便不難理會到,現行高中國文課本為何會有這麼大篇幅的八大家文了。
八大家文的醇美與豐厚,自然要在他們各家的文集裏去盡情領略。本文不過想藉由對一斑(課本選文)中的一斑(每家一篇)的勾勒(淺析),嘗試拼湊一幅全豹的粗略樣貌,作為登入八大家堂奧的預備;如果因而得略窺八大家文章之所以受到重視的原故,則是意料之外的所得了。
1 以八十五學年度的課本為準。
2 自韓愈生於西元七六八年起算,至蘇轍卒於西元一一一二年止。
3 自第一篇選文出處左傳所記最後的西元前四六八年起算,至最後一篇選文作者張溥卒於西元一六四一年止。

貳、韓愈的〈師說〉
〈師說〉是唐德宗貞元十八年(西元八○二年),韓愈在國子監任四門博士時的作品。那一年韓愈才三十四歲,他就勇敢的提出破除不良社會風氣的主張,為提振師道尊嚴而努力。
唐代以科舉取士,一些士大夫子弟,大多憑靠門第,或祖先餘蔭,躋身朝廷,飛黃騰達。因此他們都恥於從師;而且對那些敢於收召後學,公開傳道的人,往往加之以「狂」名,一時造成風氣。一般士子,雖然也是身在學校,但其目的僅僅是為了「習其句讀」,以便為通過關係一生前途命運的科舉考試做準備而已,與傳道、解惑等生活、為學大事毫不相干。韓愈慨嘆師道淪喪,擔心儒家的道統日將式微,因此藉著李蟠請學的機會,力陳這種弊端,而作了此文。
文分七段:第一段自「古之學者必有師」,至「其為惑也終不解矣」,說明為什麼古之學者必有師。分三層表述:第一層引古證義,總說「師」的重要;第二層言師之道在傳道、受業、解惑;第三層從人生而有惑的事實,說明學者必須有師的道理。第二段自「生乎吾前」,至「師之所存也」,說明從師的原則,亦即擇師之道在「師道」。也分三層:第一層說明從師的對象,不以年紀的大小為判準,而是按照聞道的先後來決定;第二層點明上項準則,即稱之為「師道」;第三層更從年齡引申及於身分地位的貧富貴賤等的差別都不論,因為我們所從師的是「道」,而不是「人」。第三段自「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至「其皆出於此乎」,說明今之眾人因恥學於師,故愚者愈愚。仍分三層:第一層上承第一段的為師三道,接續第二段的「傳道」之後,開始敘述「解惑」之事;第二層舉古之聖人與今之眾人做對比,說明前者從師而問,而後者恥學於師;第三層承上歸結出「聖愈聖,愚愈愚」的關鍵在於「從師」與否。
第四段自「愛其子」,至「吾未見其明也」,說明眾人只知為子擇句讀之師,而不知為己從師解惑為不明。分三層說明:第一層直指為子擇師,而己恥師為惑;第二層進一步表示童子所學無關傳道、解惑;第三層評斷其為「小學而大遺」,並非明智。第五段自「巫、醫、樂師、百工之人」,至「其可怪也歟」,舉「巫醫樂師百工不恥相師」事,說明士大夫反不如巫醫等人之智。分兩層:先以地位身分卑微的巫醫樂師百工諸人,與身分地位相對較高的士大夫相比,前者懂得相師,後者反而不懂;以此得到第二層的結論,就是君子之智反不能及。第六段自「聖人無常師」,至「如是而已」,說明聖人無常師的道理。亦分兩層:第一層舉聖人無常師故事,說明眾人更有必要處處拜師學習;然後歸結到師的「傳道、受業」之道。
第七段自「李氏子蟠」,至「師說以貽之」,說明寫作本文的動機,在嘉許李蟠能行古道。全文以「道」字為中心,用一「師」字作貫串,救首救尾,段段有力,歸有光稱「文勢如擊蛇」。本文主旨在:說明從師問學的道理。
韓愈對於師道尊嚴的維護,不僅口中說之,並且身體行之。唐憲宗元和八年(西元八一三年),他寫了一篇〈進學解〉,虛擬一段國子先生對太學生的訓話,假了他人之口抒發他不得志的憤慨。今人多將他解為反話正說,實則正是他把握住「教師」分寸的最佳例證。
柳宗元在〈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說:「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譁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後學,作〈師說〉,因抗顏而為師。」《新唐書‧韓愈傳》:「成就後進,士往往知名。經愈指授,皆稱韓門弟子。」可見韓愈作育英才,轉移社會風氣不遺餘力。蘇東坡在〈潮州韓文公廟碑〉裏譽之為「匹夫而為百世師」,絕非偶然。今天我們披讀此文,猶能深深感受到他那精煉語言背後所展示的雄渾氣魄,與文中咄咄逼人的「道」呢。

參、柳宗元的〈段太尉逸事狀〉
古代為大臣立傳是史官的專職,一般人只能將原始材料送呈史館參考。這種記敘死者世系、籍貫、生卒年月及生平行事等原始材料的文體,就叫做「行狀」或「行述」。柳宗元這篇文章不是寫段太尉的生平大節,而是記述他一些不為人知的「逸事」,與一般行狀不同,所以取名為「逸事狀」。
本文主角的段太尉,名秀實。唐德宗建中四年(西元七八三年),涇原節度使姚令言在京師作亂,擁立朱泚為帝。朱泚召段秀實議事,秀實唾其面大罵,並奪取象笏奮擊朱泚,中額,血流被面,秀實遂遇害。宋朝的文天祥,曾在他描繪哲人典型的〈正氣歌〉裏頭,表彰這一段史實,寫下了「或為擊賊笏,逆豎頭破裂」的千古名句。但是在當時卻還有許多人,以為段秀實這樣的表現,只是匹夫之勇。於是柳宗元乃蒐集段秀實的逸事,一方面褒揚段秀實的忠勇節義,一方面證明段秀實的「擊賊笏」,絕非偶然之舉。
全文分五段、兩大部分:第一部分前三段為「逸事」;第二部分後兩段識給史官的呈文,屬於應用文的形式成分。
第一段自「太尉始為涇州刺史」,至「邠州由是無禍」,記敘段秀實為涇州刺史時,義誡郭晞(毋縱士卒無賴)的逸事。分三層說明:第一層記敘郭晞縱士卒無賴,說明事件的起因;第二層記敘因邠寧節度使白孝德戚不敢言,致使段太尉自請為都虞侯已亂,藉官位較高的白孝德「不敢」,反襯官位較低的段秀實「勇敢」;第三層記敘段太尉為郭晞整飭軍紀的經過,是這件事的主體部分。先寫郭晞軍士十七人的無賴行為,呼應第一層;其次寫段太尉「皆斷頭注槊上,植市門外」的斷然措施;底下分兩頭敘寫:一頭是晞營的「大譟,盡甲」,一頭是白孝德的「震恐」,儼然大禍臨頭、緊張萬分;接著才是段太尉胸有成竹的「請辭於軍」;最後段太尉終於以剛正沈勇的氣概,圓滿達成他制止「人無寇暴死」的亂象,綏靖了「天子邊事」。這是詳寫的第一件逸事,彰顯的是他「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的「勇」。
第二段自「先是太尉在涇州為營田官」,至「一夕自恨死」,補敘段秀實為營田官時,仁信愛民的逸事。也分三層:第一層記敘焦令諶的蠻橫,不但佔地強租,且荒旱不赦;第二層記敘段太尉的忍讓,不但「求諭」,且為農民療傷餵飯,賣馬代償租穀;第三層記敘焦令諶愧汗恨死,是從側面借尹少榮的「罵」來促成的。這是略寫的第二件逸事,寫法與前一件不同,彰顯的是他「民吾同胞」的「仁」。
第三段自「及太尉自涇州以司農徵」,至「其故封識具存」,記敘段秀實為司農,終不受朱泚貨幣。第三件逸事,寫法較第二件更為簡略,卻彰顯了他「臨財不苟」的「廉」。
第四段「太尉逸事如右」為總結上文。第五段自「元和九年月日」,至「謹狀」,說明以段太尉逸事狀私於執事(史官)的原因,在於今之稱太尉大節者出入,恐尚逸墜。本文主旨在:說明上〈段太尉逸事狀〉的原因,在於今之稱太尉大節者出入,恐尚逸墜,未集太史氏。
柳宗元此文,原是為給當時在京城任史館編修的韓愈編修國史,提供確實可信的資料。但因韓愈不久即離開是職,這分材料一直未被採錄。直到宋代,歐陽修與宋祁奉敕編修《新唐書》時,這些材料才派上了用場。《新唐書‧段秀實傳》引用了本文大部分的史料,柳宗元的原始目的才算完成。不但如此,柳宗元的這篇文章,還開了這類文體的創舉。
陳必祥在《古代散文文體概論》說:『徐師曾《文體明辨》說:「逸事狀則但錄其逸者,其所已載,不必詳焉,乃狀之變體也。」正因為「錄其逸事」,不為正史所限,反而更有選材加工的自由。如〈段太尉逸事狀〉。作者以寫實的手法,選取的都是一些有典型意義的軼聞逸事,刻劃出一個不畏強暴,愛護人民的英雄段太尉的形象,文章敘述清晰,層次井然,文筆生動有力,是一篇文學性很強的傳記文。』柳宗元巧妙的利用了「逸事狀」的優勢,創造了這曠古未有的名篇,後世之談文體者,沒有不把它拿來作為「逸事狀」之典範垂法的。

肆、歐陽修的〈醉翁亭記〉
宋仁宗慶曆五年(西元一○四五年),由宰相杜衍所領導的「慶曆新政」,在權臣呂夷簡等人的阻撓之下,正式宣告失敗。參與推動的范仲淹等人,被誣指為朋黨。歐陽修為他們辯護,也遭到排斥。由河北都轉運按察使的職位,貶到滁州(今安徽省滁縣)擔任知州。第二年,他寫下這一篇有名的《醉翁亭記》。
文分四段:第一段自「環滁皆山也」,至「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記敘醉翁亭之所在。這一段運用了所謂的「剝筍法」:先由琅琊山落筆,從遠山而近山,由山而水,由水而亭,由亭而人,由人的外在行為,而內心世界,由外而內,逐步推移,藉釋亭名抒發胸臆後,點出「樂」字作為貫串全文的主線。第二段自「若夫日出而林霏開」,至「而樂亦無窮也」,抒寫四時朝暮遊山之樂無窮。簡單的使用了六個寫景的句子,分別代表朝暮四時,仍是以釋名的方式描述,言簡而意賅。
第三段自「至於負者歌於塗」,至「太守醉也」,記敘滁人遊、太守宴,官民同樂。分兩層敘述:第一層敘述滁人扶老攜幼、閤家出遊的快樂;第二層敘寫太守的宴樂。又分兩部分:前半敘太守之宴,看來場面豐盛,實則盡是就地取材,相較於司馬光在〈訓檢示康〉裏所描述的當時士大夫家,其儉省程度,真不可以道里計;後半寫眾賓歡暢的情狀,其中包括頹然而醉的太守。第四段自「已而夕陽在山」,至「廬陵歐陽修也」,記敘太守醉能同樂,醒能述文。其中的「樂其樂」,有人認為並非以滁人之樂為樂,而是樂太守之樂;也因此,本文主旨歷來有不同的兩種說法:一說是與民同樂;一說是借酒澆愁。王更生老師以為是前者。他說:
『從文章的整體來看,所謂「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可見借陶醉山水的雅興,把自己的思想昇華到與民同樂的高度。作者先寫觀賞醉翁亭四周景色之樂,再寫滁州人民的遊樂,進而寫太守與賓客的遊讌之樂,最後,寫歸途中所見所聞,用遊人、賓客、禽鳥之樂,來烘托太守之樂。一個「樂」字貫通全文,前後照應,一氣呵成,正發明了孟子「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獨樂樂,不如與眾樂樂」的「與民同樂」思想。這就是本文的主旨所在,更是歐陽公的思想所在。』
「與民同樂」自然是歐陽修的為官之道,從前文他支持「慶曆新政」的改革可以看出;但是本文主旨則絕不僅只在表相的「與民同樂」上。
歐陽修知滁,是一個明顯的政治鬥爭失利後的下場,歐陽修迫於情勢,不得不受,但內心的抑鬱可以理解,借酒澆愁的事實不必隱諱,行之於聲,筆之於文,更是理所當然。看他開頭的「環滁皆山也」句,一般人只見他的儉省佳妙,卻不知他內心的酸楚:堂堂京官,一貶三千里;遠尚不打緊,荒僻窮鄙才更可悲。果然到了此地,「政簡刑輕」,落得天天飲宴冶遊,對不起自己,更對不起國家。
自稱「醉翁」正是一種心老憔悴的象徵。作者〈題滁州醉翁亭〉詩云:「四十未為老,醉翁偶題篇。醉中遺萬物,豈復記吾年?」寫作本文時,作者不過三十九歲;三十九歲而「蒼顏白髮」,那是不是憂慮過度的表示?三十九歲而稱翁,的確不倫。正如同錢濟鄂先生在《歐文觀止》中的質疑:「年四十為翁,三十則稱老,二十為呼壯,可乎?必不可也。」更何況以他三十九歲的「翁」,面對文中他親愛的「傴僂」百姓,他要如何稱呼他們呢?如果不是他的心情沈重至極,怎麼會有這種反常的表現?
故本文雖名為「記」,作者並未如同一般的遊記那樣,著力在「亭」的描述,反而集中筆力,處處與「醉翁」連結闡釋發揮;貫串全文的「樂」字,在文中也似乎成了反映他「不樂」的鏡子。他是有理由不樂的,除前述京官遠貶的苦悶之外,不樂而不得訴說,更加不樂。此外,「普天之下」的「王土」有多大,「率土之濱」的「王臣」有多眾,偏遠僻陋的滁地滁人與之相較,是何等的窄少狹小啊?如今僅見滁地滁人得「樂」,足夠嗎?心念念其他同胞的不能與滁州人地同樂,那種「處江湖之遠」的「先天下之憂」,便自然流露了出來。醉翁於斯不醉,將奈何?他又有什麼真樂可言呢?

伍、蘇洵的〈六國論〉
針對歷史人物或事蹟,發表意見、提示看法、寫出評論、發抒感慨、提出褒貶的文章,就叫做史論。史論的目的不在史,而在現世。唐太宗曾說:「以古為鑒,可知興替。」(《唐書‧魏徵傳》)歷史是一面鏡子,「現世」照上去,纖毫畢露,很可以給人以教訓的。
宋真宗景德元年(西元一○○四年),宋與契丹(遼)簽訂了澶淵之盟,答應歲輸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仁宗慶曆二年(西元一○四二年),增銀十萬兩、絹十萬匹;第二年,西夏也來要求比照辦理。蘇洵對於這樣的情勢憂心不已,而對於這樣的國勢,更是痛心不已,因而拿戰國時六國賂秦的故事做鏡子,替北宋王朝照出它的危機來。可惜此舉未能給當局帶來什麼警惕,就在蘇洵死(西元一○六六年)後六十一年,北宋便發生了靖康之變(西元一○○四年),重蹈了六國破滅的覆轍,只留下這一篇「六國論」,徒供我們後人的憑弔。
文分四段:第一段自「六國破滅」,至「弊在賂秦也」,說明六國破滅,弊在賂秦。本段採用「提示全文重心法」起筆,分兩層展開:第一層採「斷起法」,斬釘截鐵說明六國破滅的原因在賂秦,順勢帶出本文的眼線「賂」字;第二層採「詰問法」,設他人的不同見解發問,回駁後用以增強己說的立論主張。第二段自「秦以攻取之外」,至「此言得之」,說明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終必顛覆。分三層推展此意:第一層承首段第一層,申述「非兵不利,戰不善」之意;第二層說明當初祖先獲得土地之不易,反襯「子孫視之不甚惜」的不肖之舉;第三層引《戰國策‧魏策》及《史記‧魏世家》的「薪不盡,火不滅」之言,說明「不戰而強弱勝負已判」的悲慘事實。
第三段自「齊人未嘗賂秦」,至「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說明六國如果各愛其地、勿附於秦、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將使勝負改觀。分四層闡述:第一層說明齊雖未附於秦,卻不免在「五國既喪」之後敗亡,原因在於「與嬴而不助五國」;第二層說明燕、趙原不賂秦,為「有遠略」之舉,惜在燕用荊卿刺客之計、趙「用武而不終」之後,相繼遷滅――以上兩層呼應首段第二層的「不賂者以賂者喪」之意。第三層用假設的語氣,說明前述「三國各愛其地」、「勿附於秦」、「刺客不行」、「良將猶在」的結果是:「秦人食之不得下咽」;最後一層才隱約的以「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透露他寫作本文,引古鑒今的真正目的。
第四段自「夫六國與秦皆諸侯」,至「是又在六國下矣」,深怕「為國者」還看不出己意,就更迫不及待的採「結末垂戒法」,用「以天下之大」,暗示(實際上是明示)北宋不應該輸銀入敵。本文主旨為:說明北宋當政者以輸銀納貢予敵之不智。本文不但具有文學的欣賞價值,更有史學的借鑑價值。
蘇洵擅長論辨類的文章,是一個大器晚成的作家。《三字經》裏就拿他的例子,勸勉「爾小生,宜早思」。由於他起步慢,在功名的路上走得頗不順暢;但是經他親自教導的孩子,卻有豐碩的成果:兩個兒子分別在十九歲、二十二歲同年考取進士;父子三人同時列名「唐宋八大家」。有趣的是,三人都有針對「六國」發表的作品:父親從「賂」的角度出發,哥哥以「士」作為探討的重點,弟弟拿天下之「勢」作為批判的中心。三人都能兼顧歷史的事實,與當前的現狀相結合,藉古事以諷今政,彼此發揮,相互補充,各擅勝場,是文壇少見的一樁美事。

陸、曾鞏的〈墨池記〉
〈墨池記〉是一篇寓意深長,風格平易,而又委婉有致的優秀散文。原是曾鞏應撫州州學教授王盛的約請而作。
文分五段:第一段自「臨川之城東」,至「豈信然邪」,記敘墨池的成因及位置。分四層:第一層記敘墨池的位置;第二層記敘墨池屬於王羲之所有的說法,是根據前人所說的,作者並不確定;第三層說明墨池命名的由來;第四層反問王羲之辭官之後,是否常住於此――言下之意是:他確實是應當常住於此的,因為這是一個對他的人生,那麼具有意義的地方;當然前提是,這個墨池真的是他練筆的地方。第二段自「方羲之之不可強以仕」,至「況欲深造道德者邪」,說明欲深造道德者,學不可以少。分兩層:首先說明王羲之的書法藝術造詣很深的原因,在於「精力自致」,也就是「學」;其次再推進一層,點明「欲深造道德者」,亦當如此。
第三段自「墨池之上」,至「願有記」,記敘作者應州學教授之請作記,交代了寫作本文的來龍去脈。第四段自「推王君之心」,至「被於來世者如何哉」,說明州學教授的用心,在勉勵後學以前賢的努力作榜樣,終身努力向學。分兩層:第一層,推想州學先生之所以重視墨池遺跡的原因,可能是為了鼓勵後學習得一技之長;第二層,更進一步引申到,如果這麼做來,比一技之長更為重要的「仁人莊之遺風餘思」,是否更應該特意的加以重視、保存、發揚、提倡呢?最後一段記敘作記的時間,是這類雜記體文章的形式成分,目的在照應上文的「願有記」。本文主旨在說明:即使只是一能之善,皆須精力自致,而非天成;何況是深造道德這麼難的工夫,更是非得全心全意去學不可。
〈墨池記〉寫於宋仁宗慶曆八年(西元一○四八年)九月,恰值作者步入而立之年,雖然還沒有得到一官半職,卻已歷經厄運。根據《宋史》本傳的記載,此時他正在江西臨川,因父喪居家守孝,事奉繼母,撫養四弟、九妹於“委廢單弱之中”,生活十分艱苦。但是,生活的重擔,並沒有折墮他的心志;即使在困境之中,他依然能潛心讀書,鍥而不捨。因此,他雖久試不中,文章卻早已名揚於世。江西臨川(就是撫州)的州學教授王盛,既仰慕他的才名,又有意借重古人的故跡,勉勵後學,就請他作記;曾鞏一方面也因半生困頓,感懷身世,且感慨文壇時尚,以是巧借墨池遺跡傳說,闡明了人之才能唯「以精力自致」而「非天成」的道理。
全文共二百八十五字,完全圍繞在「學」字上著筆:首先從墨池故跡,引出「臨池學書,池水盡黑」故事,再以「羲之之書,晚乃善」推斷,王羲之在書法方面的傑出成就,應該是由於他「以精力自致」,而「非天成」的緣故;其次移開書法轉說道德,說明提高道德修養的方法是學習;接著再將墨池和州學舍加以連繫,藉王盛書字於楹勉勵後學之意,將主客兩方面的意思復統一於「學」字。首尾呼應,寓意深長。墨池是前人績學之證,學舍是今人求學之地,州學教授是督責學業之人,如此面面相關,因小見大,由淺及深,作者那種勉人向上的苦心,躍然紙上。
本文最顯著的的特點是小中見大:由墨池之「物」,探討出王羲之書法藝術成功的原因;由書法的「績學」以成,聯想到提高道德修養亦必如此;再從個人「有一能」,尚且被人推崇如此,推及「仁人莊士之遺風餘思」,哪能不被後人永遠追念!作者以「墨池」為題,卻以「學」字作為寫作的主軸;從書法的練習,推到道德的深造;不但是「託物言志」的作法,更是從小見大的布局。
前人認為曾鞏的文章,本於六經,合乎聖賢之道,筆法精警,風格與歐陽修相近;從本文短短的兩百多字裏,已然約略得之。

柒、王安石的〈遊褒禪山記〉
這是一篇遊記,因為題目就叫做「遊」褒禪山「記」;但是,它不是一篇普通的遊記。
普通的遊記寫的,主要是遊歷的經過,間或發抒一點感觸。這類記敘文的材料,不外乎什麼時候、是什麼人、到了什麼地方、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做了什麼、覺得怎樣、有觸發到了別的什麼想法沒有等等。總的說起來,大多包含上述的人、時、事、地、物、看、聽,而極少感、想材料的遊記,是普通的遊記;反之,感、想的材料特加多,而看、聽的材料卻甚少,如〈遊褒禪山記〉的,就是特別的遊記。
遊記當然包含了寫景;但是寫景的文章,卻不一定是遊記。像歐陽修的〈醉翁亭記〉是寫景、蘇子由的〈黃州快哉亭記〉也是寫景,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遊記〉是遊記、王安石的〈遊褒禪山記〉也是遊記。遊記本身是一件事,完成的時間受到限制;它是持續進行的,因此心情是連貫的。寫景文沒有這個限制,它以景物為中心,任何時候、任何季節、任何人、任何心情、任何角度、任何觀點的描敘和領略,都可以加以組織整理在同一篇文章當中。但是這兩者都同樣可以透過「見景生情」、「賭物抒懷」的方式,寄寓感興,達到遊賞之外的目的。
王安石的〈遊褒禪山記〉具備了所有普通的遊記所需的材料,但是他沒有把它寫成普通的遊記;他也沒有把它寫成以景為主的記敘文,它的寫景篇幅,甚至不及一般的遊記,或寫景文中應該佔有的分量。它的特別之處,不僅在感、想材料多,而看、聽材料少;並且還巧妙的將敘事、寫景、抒情、說理揉為一體。范仲淹的〈岳陽樓記〉,蘇東坡的〈石鐘山記〉,曾子固的〈墨池記〉等幾篇寫景古文的作風,與它相近似。
本文分六段:第一段自「褒禪山亦謂之華山」,至「蓋音謬也」,記敘褒禪山及華山洞得名的由來。分三層表述:第一層解褒禪山的由來;第二層說華山洞因山為名;第三層辨「華」音之謬,為後文的申述論說,埋下伏筆。第二段自「其下平曠」,至「而不得極乎遊之樂也」,抒寫「不得極夫遊之樂」之悔。本段也分三層敘說:第一層描述前、後洞的景致,是全文最貼近傳統遊記,或寫景文的部分,說前洞平曠,後洞崎深,不過寥寥數句便止;第二層記敘遊覽前、後洞的經歷、見聞和觀感,說前洞遊者甚眾,而後洞遊人甚少。第三層敘寫他因旁人「火且盡」的警告,隨之而出,事後發現己力、外物均還足夠,並且感覺還未盡享這次遊覽之樂,因而懊悔不已。這個「悔」字,正是展開次段論述的先聲。
第三段自「於是予有嘆焉」,至「此予之所得也」,抒寫他這一次遊山的收穫。他的收穫,與一般人的飽覽、嘗鮮之類,自是大大的不同;因為他是從一聲長長的感嘆聲中開啟的。首先,他提出一個過去自己研究的心得:他發現,古人取得重大成就的關鍵,在於廣泛的思考和探求。這一段開場白背後的含意是:他今天之所以能有這些收穫和體會,正是借用如同古人一般精微的觀察和思考。接著,他開始談他的第一個收穫,就是「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回應第二段「悔」前的觀察;眼前的遊山是如此,推之於人生的為學與做事等,亦莫不皆是如此――這層意思他要在下一段才明白表出。最後,他總結出為學與做事有三個共通條件: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力;第三要有物。一個人如果立了志、盡了力,卻還不能至,就是無法達成目標的話,那麼他也是可以「無悔」的。這意思有點兒像蘇轍在〈黃州快哉亭記〉裏所說的「坦然」。
第四段自「余於仆碑」,至「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緊扣首段伏筆,藉仆碑說明學者宜深思而慎取的道理。本段雖短,意義甚大,可分兩層說明:第一、「華」山音謬,事本極小,但是本於「差若豪釐,繆以千里」(《禮記‧經解》)的認知,深恐古書經一再訛傳之後「不能名」,因此他仍舊認真的做了辯解考證。那種一絲不苟的態度,以小可以喻大,正是為學的典型;第二、到了這這一段,作者才首度明點「學」字,將他對「學者」的深切期許,自背後推到了幕前,顯現作者寫作本文的真正目的之所在。
第五段自「四人者」,至「安上純父」,補敘同遊四人姓名。最後兩句為第六段,註明記錄者及記錄的時日,屬於記遊文體的格式成分。本文主旨在:說明學者宜深思而慎取。
王安石生性執拗,世人以「拗相公」稱之(《通俗編》)。這樣正直嚴謹的態度,不僅用之於為政、做人、治學、處世,於賞觀玩覽之際,亦不相忘。遊一個華山洞,考據正謬出籠了,為學之道略晤了,人生哲理也參透了。《古文觀止》稱他這篇文章,「藉遊華山洞,發揮學道,或敘述、或銓解、或摹寫、或道故」,雖事涉主題嚴肅,寫來仍不脫明快暢達,誠為不可多得之佳作;也難怪《古文筆法百篇》書中,要將本篇評為「王集第一」了。

捌、蘇軾的〈赤壁賦〉
宋神宗元豐二年(西元一○七九年),蘇軾因為諫官何正臣、舒亶、李定等人,摘出他諷刺新法的詩句,被以誹謗朝廷的罪名逮捕,在獄中呆了一百多天,險些喪了性命;就是有名的「烏臺詩案」。出獄後,他被貶為檢校尚書水部員外郎、黃州(今湖北省黃岡縣)團練副使;長長的一串官銜,卻都是虛授,並沒有實權;而且還是「本州安置,不得簽署公事」,形同被流放的罪人。因此,他自然是精神鬱悶,生活痛苦。
所幸黃州地方的官長,敬重他的人品才華,沒有多加管束。元豐五年(西元一○八二年),在他貶謫黃州之後的第三年,七月十六日,一個幽靜的夜晚,他與友人駕舟暢遊於赤壁之下的長江,主客對談激盪,蹦現出精彩的人生哲理,因而產生了這一篇名垂千古、流芳百世的佳構。
〈赤壁賦〉,也稱作〈前赤壁賦〉,是緣於「是歲十月之望」,蘇軾舊地重遊,又寫了另外一篇〈後赤壁賦〉之故。〈赤壁賦〉,形式是賦;內容卻是遊記,而且與王安石的〈遊褒禪山記〉一樣,都是屬於「特別的遊記」。王文的特別之處在於,雖名為遊記,而寫景之處極少;蘇賦的特別之處與他相反。他的首段便全是寫景,次段續寫遊宴樂歌,都與普通的遊記寫法相類。只是他的寫景並非單純的寫景,而是景中含情、情在景中,有如王國維所說的「一切景語皆情語」(《人間詞話》),成為本文的最大特色!
全文共分六段:第一段自「壬戌之秋」,至「羽化而登仙」,抒寫泛遊之樂,如馮虛御風,如羽化登仙。御風、羽化都是「樂」的極寫;「樂」由何而來?曰:在下者風,在上者月。一「風」一「月」,正是全篇的張本。第二段自「於是飲酒樂甚」,至「泣孤舟之嫠婦」,抒寫聽簫之悲。分兩層:第一層記敘泛舟江心,飲酒放歌的情景,顯現的心境是「樂」;第二層記敘客之簫聲如怨慕泣訴,心境轉而為「悲」。作者的悲情,並非真的是聞簫而生,我們從第一層扣舷而歌的「望美人」之詞,已隱約可以感受他內心「思君不忘」的傷痛;到了第二層的「潛蛟」、「嫠婦」,則更形同情感崩潰、淚腺決堤般的放聲大哭了起來。「幽壑潛蛟」不就是說的自己,被流放到貶所,如同龍困淺灘、蛟陷汙泥之中嗎?而「孤舟嫠婦」所說的,不正是被拋丟在外,孤立遺世如同棄孀的自己嗎?
第三段自「蘇子愀然」,至「何為其然也」,記敘問客的話,用作開啟下文對談的過門。蘇子的變「樂」成「愀然」、改「扣舷而歌」為「正襟危坐」、移「歌」轉「問」,這當中透露多少內心的顫動,真個是:千情萬緒齊在胸,百感交集待述說。第四段自「客曰」,至「託遺響於悲風」,抒寫宇宙無窮,人生須臾的感慨。分三層發抒:第一層思昔,追敘曹操、周瑜等人的歷史陳跡,嘆「而今安在哉」;第二層撫今,探究到本身,以江水無窮,人生有限,對人生及天地生出無限的感慨;第三層一面說明他吹簫而悲的原因(即上述兩層),一方面假借「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呼應首段,聊作寬解之思。
第五段自「蘇子曰」,至「而吾與子之所共適」,說明人生萬物變與不變之理,為本文中心所在。分三層說明:第一層回應首段的風月,順勢做了水與月的比方,說明變與不變之意;第二層由水月的自然現象,轉喻到人世萬物的「變」與「不變」――「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正好破解了前段第二層客的「吾生之須臾」的遺憾,如此一來,則「長江之無窮」又何羨焉?第三層作者巧用「造物者之無盡藏」,將人世的一切憂辱毀敗與喜榮譽成,盡皆包裹起來,期勉他人、更期許自己「順應」、「共適」,用此解慰前文因觸懷身世所生的傷感。
第六段自「客喜而笑」,至「不知東方之既白」,記敘主客盡歡而眠。本文主旨在:抒寫宇宙無窮,人生須臾的感慨。
本文從美景的賞心悅目之樂寫起,一轉由撫今追昔跌入人生之悲,再轉經人生觀點的取捨,重回達觀之喜。文中思想的變化,起伏跌宕,一波三折,直是扣人心弦。從文末看來,蘇軾似乎是想開了;但是實際上恐怕並非如此,其情況當有如歐陽修在〈醉翁亭記〉裏所表示的一般:只要是被貶謫的狀況繼續存在,不能盡其所長為國家社會貢獻心力,那麼一切口說筆談的「樂」,無非都是「實在不樂」的反襯罷了。蘇子的「不知東方之既白」――貶謫生涯又一天,吾人深切味之:唉!真是「點滴在心頭」啊!

玖、蘇轍的〈黃州快哉亭記〉
一對落難兄弟,一組同年好友(蘇軾與蘇轍兄弟是同年;蘇東坡與張懷民是好友,參見下文),共同譜就這一首傳誦不絕的千古名唱――〈黃州快哉亭記〉。
作者蘇轍,宋神宗元豐元年(西元一○七八年),因為哥哥作詩譏評時政獲罪,「上書乞納在身官為兄贖罪,上不許」,首先被貶到筠州(今江西省高安縣)監理鹽酒稅。第二年八月,他的哥哥案發被捕,同年十二月獲釋,隨即「責授黃州團練副使、本州安置」(參看上文:「捌、蘇軾的〈赤壁賦〉」),第二個被貶。又明年,清河的張夢得(字懷民),也被貶來黃州擔任通判之職。蘇張兩個「同是天涯淪落人」(白居易《琵琶行》),情趣相投,惺惺相惜,過從甚密。國中《國文課本》選的〈記承天寺夜遊〉一文,就是元豐六年(西元一○八三年)十月十二日,蘇軾夜訪張懷民,相偕共享謫居、但閒適生活趣味的記錄。
起初,張懷民寓居在承天寺;之後,他便在寓所西南臨江處,自建一亭,目的在「覽觀江流之勝」;亭成,蘇軾拿宋玉〈風賦〉「快哉此風」裏的「快哉」兩字,替他命名;蘇轍也寫了這一篇〈記〉為他湊趣,文中讚揚張懷民的隨緣自適,豁然達觀,「不以物傷性」,一方面是慰藉哥哥與兄友,另一方面,又何嘗不是自己為了擺脫貶謫的困境,拿來自勉的呢?
全文共分五段:第一段自「江出西陵」,至「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記敘快哉亭面江而建。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敘江,言其盛;第二部分大略交代亭之地、人、名(即亭的位置、建造人和命名者)。地則「即其廬之西南」,人則「張君夢得」,名則「余兄子瞻」。本段背後的意思是:以張君之「謫」,得為亭覽「勝」,不亦「快」哉!點出「快」字作為全文眼線,自然照應題目,妙在不著半點痕跡。第二段自「蓋亭之所見」,至「亦足以稱快世俗」,記敘快哉亭上之所見。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回應前段第二部分的「覽觀」,記敘「舉目而足」的近景;第二層接續第一層的水,推延而寫山,記敘遠望諸山的情景。以上兩層呼應題目,說明亭為什麼取名為「快哉」的理由。第三層話鋒一轉,就地憑弔古人,說明不僅自然景物「足以稱快」,連與此地相關的「流風遺跡,亦足以稱快世俗」。
第三段自「昔楚襄王從宋玉、景差於蘭臺之宮」,至「而風何與焉」,憑空宕開一筆,藉〈風賦〉中,宋玉與楚王之間的問答,另生波瀾,說明人遇不遇與風無干。也就是說,他們三人之所以遭受貶謫――「不遇」,楚風「不與」:這不過是自我寬解之言罷了。第四段自「士生於世」,至「烏睹其為快也哉」,說明心中坦然不以物傷性者,將無所不快。可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泛說士之所以快與不快的原因或作法;第二層進入正題,說明張夢得之所以「無所不快」的原因,是他「不以謫為意」,即能夠「自適」所得來的;第三層從反面立論,仍舊歸結到「快」字,說明夢得之勝於「騷人思士」者多矣。
最後一段記錄作者和寫作的時間,是雜記體散文的形式成分。本文主旨在:說明士心中坦然,將無往而不快。
與歐陽修的〈醉翁亭記〉、曾鞏的〈墨池記〉、王安石的〈遊褒禪山記〉、蘇軾的〈赤壁賦〉一樣,蘇轍的〈黃州快哉亭記〉也不是一篇普通的遊記或寫景文章。本文巧妙的將敘事、寫景、抒情、議論冶為一爐,全篇以「快」字通貫,借題發揮,伸抒發放,極盡汪洋條暢之妙。文章表面的「快」字,正所以含蓄內在的「不快」,有如歐陽修〈醉翁亭記〉裏的「樂」,蘇軾〈赤壁賦〉的裏「喜而笑」一般,其內心的酸楚,又能向誰訴?
清李扶九在《古文筆法百篇》卷十四〈赤壁賦•書後〉說:「而其窮耳目之勝,又適如子由之記〈快哉〉,令人讀之,真有難為兄難為弟者。」蘇轍此文,正是這種「難為」之下的產物啊!

拾、參考文獻
一、清‧永瑢本傳,《四庫全書簡明目錄》,河洛圖書出版社。
二、黃錦鋐等編,高中《國文課本》及《國文教師手冊》,國立編譯館。
三、高明等編,國中《國文課本》及《國文教師手冊》,國立編譯館。
四、關永禮主編,《唐宋八大家鑑賞辭典》,北岳文藝出版社。
五、革新版《新譯古文觀止》,三民書局。
六、楊金鼎主編,《古文觀止全譯》,東華書局。
七、吳功正執行主編,《古文鑑賞辭典》,江蘇文藝出版社。
八、關永禮主編,《古文觀止‧續古文觀止鑑賞辭典》,同濟大學出版社。
九、明‧歸有光評選,《文章指南》,廣文書局。
十、陳必祥著,《古代散文文體概論》,文史哲出版社。
十一、錢濟鄂著,《歐文觀止》,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十二、宋‧朱熹撰,《四書集註》,臺灣書店。
十三、重刊李扶九原選,《古文筆法百篇》,上海廣益書局。
十四、石光中編著,《三字經》,西北出版社。

附錄一
高中《國文課本》選用唐宋八大家文一覽表
作者
題目
備註
韓愈
2
師說

11
祭十二郎文

5
張中丞傳後序

柳宗元
9
始得西山宴遊記

6
段太尉逸事狀

歐陽修
14
新五代史伶官傳序

8
縱囚論

5
醉翁亭記

蘇洵
6
六國論

曾鞏
4
墨池記

王安石
12
遊褒禪山記

蘇軾
8
教戰守策

3
留侯論

16
(詞選)念奴嬌—赤壁懷古

3
赤壁賦

蘇轍
1
黃州快哉亭記


附錄二
[吳氏]《古文觀止》選文相關資料一覽表
附錄三
唐宋八大家文學風格的比較
人物
時代
年齡
諡號
世稱
文學作品
文學風格
韓愈
代宗大曆3
穆宗長慶4
(768-824)
57
退之
昌黎韓愈
韓文公
韓昌黎
昌黎伯
昌黎先生集
1.散文以「載道」為主,氣魄雄渾,語言精煉。明茅坤尊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2.汪洋恣肆,雄奇奔放。
柳宗元
代宗大曆8
憲宗元和14
(773-819)

47
子厚


柳河東
柳柳州
柳河東集
1.文章雄深雅健,俊傑精奇,與韓愈並稱「韓柳」。2.為文勇於創新,以幽默諷刺的筆法,反映嚴肅的主題,尤其是山水遊記,文筆清麗,有強烈的感染力,成為後世遊記的楷模。3.蘇軾稱柳文: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實美。
歐陽修
真宗景德4
神宗熙寧5
(1007-1072)
66
永叔
醉翁
(晚號)
六一居士
文忠

歐陽
文忠公集
1.文章平易流暢,清新自然,婉轉多姿,無論敘事、說理、狀物、記人,全寫得從容不迫,富有感情。2.詩詞清麗明媚,語近情深。3.王安石評價歐文說:充於文章,見於議論,豪健俊偉,怪巧瑰奇。
蘇洵
真宗大中祥符2
英宗治平3
(1009-1066)
58
明允
老泉

蘇文公
嘉祐集
1.縱橫捭闔,雄奇凌厲。2.古勁簡直,有先秦之風。3.自評:其文兼得詩人之優柔,騷人之清深,孟韓之溫淳,遷固之雄剛,孫吳之簡切。
曾鞏
真宗天禧3
神宗元豐6
(1019-1083)
65
子固
南豐先生
文定()

元豐類稿
1.氣勢縱橫,跌宕多姿。2.筆法精警,長於議論。3.紆徐而不煩,簡奧而不晦。4.文章平和,風格雍容典雅,行文委婉周詳。
王安石
真宗天禧5
哲宗元佑6
(1021-1086)
66
介甫
半山(老人)
王荊公
王文公
臨川先生
臨川集
1.風格峭拔,結構謹嚴,論說深透,文辭簡鍊。2.奇思迭出,拗折峭深。3.議論拔俗超群,行筆氣勢雄健,獨具高屋建瓴的陽剛之美。
蘇軾
仁宗景祐3
徽宗建中靖國元年
(1036-1101)
66
子瞻、
和仲
東坡居士
文忠

東坡全集
1.文筆雄深雅健,與父洵、弟轍,並稱「三蘇」。2.其於策議論辨之作,皆所擅長;詩、詞、書、畫,也都具有特殊風格。3.他的文章文理自然,姿態橫生。
蘇轍
仁宗寶元2
徽宗政和2
(1039-1112)
74
子由
潁濱遺老
文定
蘇文定公
欒城集
1.汪洋澹泊、深醇秀傑,似其為人。2.長於各類文體,以策論最為出色。3.其記遊之作,寫景狀物亦極為精妙。
刊「建中學報」第347-64

by 甲多先生 @ 1997.12.06 臺灣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