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中高年級作文的擬題與概說(七)

七、六年級上學期
()有努力必有收收穫
本題目是配合課本第三課「收穫的季節」來設計的,目的在讓兒童了解努力與收穫之間的關係。
課文採用記敘體裁,記敘在收穫的季節,農人不分男女老少,忙於收割、打穀、曬穀的情形。本題目宜於寫成論說文,以便說明努力與收穫之間的因果關係。
從題目命取的著眼點來看,本題目與課本的題目不同。課本的題目是從文章的大意裏去摘取的,本題目則是本文的主旨。也就是說,寫作本文時,學生不必再去選定主旨,因為主旨已經在題目裏規定好了。
論說文與記敘文的另一項不同,是前者比較抽象,而後者較為具體。所以寫作本文時,課文的材料可以作為本文的具體例證之一。學生可以從這個例證出發,在「農人」以外的其他行業人員之中,去找尋類似的例證。有了許多例證之後,再歸納這些例證,就可以獲得一個本文預期的結論,那就是:有努力必有收穫。
有了這個結論,再回頭來看我們(就是兒童)希望有什麼樣的收穫;想要有這些收穫,是不是就應該有一定程度的付出(就是努力)呢。可以分由德、智、體、羣、美五育來敘說,也可以就學藝、體育、遊藝、康樂、才藝、智慧、禮貌等各方面來論述。這一部分才是本文的重點。
本文屬於先歸納、後演繹的論說文。結尾可以指導兒童作「反詰式」的問句,讓主旨潛存在問句的背後,也給兒童多一點自我思考的空間。
()新生活的計畫
本題目配合課本第二單元的主旨――日新又新,讓兒童從計畫自己的生活當中,學習論說文的寫作方法。
首先解釋新生活的意義。第四課「新的意義」課文裏,提出「新」的八項含義,可以作為參考。但是這兒的「新」生活,不一定只能有其中的一個含義,兼具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意義,使題意變得豐富更佳。當然,如果學生有屬於他自己的「新生活的意義」,是最好的了;應指導其逕行發揮,不應拿現有的資料來拘限他。
其次談到「計畫」的本身。「計畫」應怎樣表述?可以使用條列的方式來敘述,也可以使用綜合的敘述法。所謂條列的方式,就是把計畫的內容,分類分項來敘述,約以三條至五條為原則,每條為一類,通常先標示小目,再行演釋,不可過於簡略;小目則不可太長,只要能表出什麼事情就可以,例如:功課方面、作息方面、休閒活動方面、行為方面、課外閱讀方面、才藝進修方面、敦親睦鄰方面、淨化社區環境方面等,其餘詳細的介紹,就一律歸入小目下的解釋說明裏去好了。
所謂綜合的敘述法,在形式上並不分類分條分段,而是把所有計畫的內容通通寫在一起,適用在材料不多、計畫內容簡略、而且各項目性質相近不易分析的情況下。
不管是使用條列式,或者綜合敘述法,都要注意條理的問題。就是要把同類或相近的材料排在一起,以及安排材料照著一定的順序:或者以時間的先後作順序,或者以空間的遠近作順序,或者以關係的疏密、完成的難易、喜好或厭惡等因素作順序都可以。
計畫這一部分是本文的重點,要敘述得特別詳盡。最後再以對上述計畫的期望,或追述具體實踐的步驟作結,本文便告圓滿完成。
()交友
本題目是配合課本第三單元的主旨――誠信的重要――而設計的,目的在讓兒童從探討「交友」的成敗經驗當中,獲得實際的體悟。
在古代的交友故事當中,以誠信著名的,莫過於在「後漢書」所記載的「張劭與范式」的故事。教師在講授第七課「古代信用的故事」時,可以提出來作為補充材料;這個故事並且可以作為寫作本文立論的基礎。
本文的大部分取材,仍應自兒童的生活經驗中去搜尋。例如兒童自己、同學或朋友,甚至所熟知的親戚長輩當中,有友誼深厚的朋友,或友情破裂的情形等,從中探討其原因,最後就會得出本文的主旨來,也就是:交友當以誠信做為第一要務,捨棄了誠信,也就沒有什麼友誼可言了。
本題目屬於「廣義式」的論說文題目。所謂「廣義式」的題目,就是題目的本身,或者題目背後隱含的旨意,都沒有明白指出作文的重點偏向,也就是說這種題目可以把論說文的三大內容:是什麼、為什麼、怎麼樣――都包含在內,也可以只選擇其中的一項或兩項來發揮。
上述以「交友要誠信」作為主旨的寫法,只是本題目「怎麼樣」的內容裏「交友的態度」一項,範圍非常的窄。這樣的寫法叫做「窄作」,適用在對題意有把握、材料多、個人有特殊的偏好或體會時,它的好處是容易抓住題目的中心,表現出個人的特色,使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是寫作這類題目比較好的選擇。
當然,也可以指導學生「寬作」,就是把「交友是什麼」、「為什麼要交友」、「要怎樣交友」都交代-下,這樣作,在尋找材料時似乎會感覺比較容易一些。
()找到我自己
本題目配合課本第四單元的主旨――自立自信,以及第十課「讀書報告」的形式,利用本單元第十二課「模仿貓」的內容作對象,給兒童寫作「讀書報告」的練習。
讀書報告是應用文的一種,在五年級上學期的第三次練習時,我們曾經提到過,但是沒有作任何的介紹。第九冊第九課「日記一則」的課文內容是一種讀書報告,它是以日記的形式來表現的,所以只能作為我們寫作本文時的一點點參考而已。
本單元第十課的格式,是一個比較完整的讀書報告,但是我們在寫作本文時,仍不宜全盤照用,原因有二:
第一、它的內容提要篇幅占了全文的大部分,只適用在內容分量較重的「單行本」書籍,對我們拿「單篇」文章作練習的讀書報告不相宜。
第二、它的「讀後感」寫得太少了,不足以構成一篇完整的文章。
讀書報告有偏向理性的「讀書心得」,和偏向感性的「讀後感想」兩種寫法。在取材方面,有從主旨上面著眼的,也有從材料(也就是人物、故事、情節、「全文大意」等方面)上面下筆的,更有的從作者的作法上面來作發揮的,都值得令學生一試。
寫「模仿貓」一文的讀書報告,應從「主旨」這一方面來下手。
「模仿貓」提供兒童一面反面的鏡子――模仿貓模仿過大公雞、綿羊、大白鵝、小鳥兒和大樹,結果都失敗了。這不但使牠覺得很失望,而且使牠幾乎喪失了求生的意志。原來,牠只不過是對自己缺少了一點兒信心,從來也沒有想到要在自己身上找尋優點。等到牠發現自己也有許多別人所沒有的長處時,牠就活得比誰都要好了――這時候牠找到自己了。
學生之中,或許也有不少人有類似的困擾:覺得自己處處不如人,自怨自艾,甚至自暴自棄。等到讀完了「模仿貓」一文,他們才知道自己的缺點其實只有一個,就是太缺乏自信了。為什麼缺乏自信呢?因為他們不知道自己的長處。只要能夠用心的找出自己的長處,也就能夠找到自己了。
本文就是要以這一部分的感想作重點,讓學生透過寫作讀書報告的形式,確立自信、尋回自我。
()參觀孔廟
本題目是配合課本第五單元的主旨而設計的,目的在給兒童藉著敘寫鄉土景物、討論相關史實的練習。
「孔廟」是本省最普遍的古老文化建築之一,廟內所供奉的孔子以及其他聖賢,與我們的學校教育更是密切相關,廟中的文物、聖賢的故事,都能夠給兒童在參觀飽覽景物之餘,留有許多抒發感懷的空間。
寫作本文可以配合學校的遠足,或者校外教學活動,於活動結束之後為之。在出發之前,教師應有書面或口頭的「行前指導」,除點明此行附帶的「寫作材料蒐集」的任務之外,還應介紹一般孔廟的建築設計、陳列文物、規畫緣由、祀典大概等資訊,以便學生能在心理上預作準備,一到目的地便能立刻進入情況;到了目的地,教師更應負起「解說員」的職責,順序帶領兒童參觀,一面把該建築的歷史沿革、奉祀現狀、與其他孔廟的比較,一一說明。到了正殿前,還要介紹祭孔大典的具體位置、模擬行之,一面說明其意義,讓兒童得到生動的完整印象。隨後讓兒童自行參觀各部建築雕飾,以及廟裏所收藏擺設的文物,各自分頭蒐集寫作的材料。
參觀、遊記之類的文章,我們已有多次練習的經驗,但同類的練習,應隨著年級的增長,而作層次上的提昇,否則題型的重複出現,便顯得毫無意義了。本文的寫作方法雖與前述各篇參觀、遊記之文相似,但本文另在參觀之外,牽涉到史實的評述,有引導學生從中發思古之幽情的作用在,要讓他們多敘說此行的感想才是。
()參加說故事比賽
本題目配合課本第十六課「說故事比賽」的課文,給兒童作班級預賽紀錄的練習。
說是比賽紀錄,其實不是真正的紀錄。真正的紀錄是呆板的應用文,只要寫出時間、地點、參加的人,結果誰得了優勝,頂多附帶記下優勝者所說的故事內容或大綱。這是另一種作文的練習,卻不是我們這一次要練習的。
我們這次所要練習的紀錄比較活潑生動,而且富有感情。從文體看來,是記敘文;從記敘的對象來看,是以事為主的。為了適合全班同學的需要,我們把寫作本文的提示,條列如下:
第一、寫作本文時,敘及的時間可以分成比賽前、比賽時和比賽後三部分。以時間的長短來論,比賽前的準備最長,比賽的過程(指自己與賽的時間)最短;但是在寫作時,第二部分卻是分量最重,要寫得最多的地方。
第二、就參加的人員來看,可以分成自己和同學兩方面。自己只有一人,同學有許多人,但是全文卻要以自己做重心,多寫自己的所看、所聽、所做、所想和所感。
第三、就勝負來分,自己可能成為優勝者,也可能成為落敗者。不管是優勝或落敗,自己的經驗都是最珍貴的,要好好的發揮以便他人學習(好的仿效、不好的警惕)。
第四、比賽是一種競爭,競爭有得失,有得失便免不了緊張。但緊張不是唯一的情緒,要引導兒童在實際情況裏觀察,發現同中之異與異中之同,用具體的方式來描寫。
課文的重點放在故事的內容,本文的重點是比賽的過程,偏重自己的與賽經過。注意:不要把比賽之前的準備說得太多了,以免犯了頭重身體輕的毛病。自己參與比賽的經驗是本文的重點,交代務必詳細。最後優勝者產生。優勝者為自己期勉;落敗者為他人喝采。人人表現謙虛與風度,襯托出這是一次成功的活動。同時把自己的心得記下來,以作他日參考。
()看電視找錯別字
本題目是配合課本第十九課和第二十課「小余看電視」的內容而設計的,目的在引導兒童從娛樂中學習。
俗話說:處處留心皆學問。根據調查,現在的兒童每個星期花在電視機前的時間,平均在十五個小時上下,受電視節目的影響,不可謂不大。尤其是電視節目挾帶其生動的聲光畫面,造成強勢的宣傳效果,往往輕易的便扭曲或篡奪了學校教學的成果,甚至顛倒黑白,抹煞了教師教學的功能。其中以一再出現電視錯別字和誤讀音,給兒童和教師帶來的困擾最大。如果我們能因勢利導,讓兒童自己去發覺錯誤,並且尋求解答,不僅能解除「教師教的和電視說的不一樣」的困擾,同時更能在處處留心之中,一點一滴的累積學問,真是一舉兩得。
電視上的錯別字包括:演員或廣告播音員念錯字、字幕打出錯別字、新聞播報員用錯別字。其中以新聞播報員的錯誤最不可原諒,遺害也最大。國語日報家庭版曾有「看電視找錯別字」的報導,列述各節目誤字錯音的種種情況,可謂洋洋大觀。本題目便是從這個報導得來的靈感。
作文之前,教師先預告這個活動及辦法:指定例假日或平常日的某些節目(有趣的綜藝節目和有益的益智節目),作為比賽的根據。同學可以個別或分組共同觀賞,隨手記錄錯別字和錯音字(包括說錯的人),以又多又正確的個人或小組獲得優勝,教師給予公開表揚或致贈紀念品。這一次的活動經過,就是本文的寫作材料。結尾可以對這一次的活動提出感想,也可以對電視節目的一再出現錯別字提出批評,只是不要在比賽的勝負上打轉便好。
本來,課文的主旨是在強調「迷上電視的不良結果」。但是我以為「迷上電視」並不一定會產生「不良結果」。如果經由類似的活動,讓兒童「迷上」在電視節目中找錯別字,這樣的「迷」對學生又有什麼不好呢?
()向歐美學習科技
本題目是配合課本第八單元的三課內容而設計的,目的在讓學生知道,我國目前急於向他人學習的長處,是歐美國家尖端先進的科技。
本題屬論說性質的題目,論述的重點有兩個:第一是為什麼要向歐美學習科技;第二是怎樣向歐美學得科技。
要解答第一個問題,首先要從我們的工業發展現況談起:由於資本與技術密集的精密科技不如人,使得產品的國際競爭力低弱、工業升級的把柄握在外人之手,嚴重的影響了我們的經濟和工業的發展;加上近年來,社會變遷快速、產業結構不健全、人力嚴重缺乏,本國的產業幾乎都陷於停擺的境況。這些嚴肅的課題,在在都影響著我們未來的生活,目前兒童可能無法感受到;但是只要提示學生注意市面上「舶來品」充斥的現狀,以及外貨比國貨要昂貴精良的事實,逐次思索,應該不難得出「應該向歐美學習科技」的結論。
其次才談「要怎樣學習歐美的科技」,也就是學得歐美科技的方法。課文中提出了一個辦法,就是派遣留學生出國去學。這種辦法在過去交通不便、民風閉塞的時代,是最可取也是最無奈的辦法;如今交通便捷、東西方交往頻繁、資訊的取得簡便容易,這似乎已非最好的一條路了。引導兒童跳出課文的束縛,往更開闊的方向去思考:請外國人來教可以嗎?引進國外的教材可行嗎?或者直接找外國的專家來我們的公司上班;又或者乾脆買下外國的公司,包括所有的人員、科技和設備。這些方法可不可取?另外有必要提示學生:有許多傑出的中國留學生滯留海外不回國,也是造成我國科技落後的主因之一,該怎麼辦呢?
引導兒童從外人想到國人,再從他人落實在自己身上。對的,唯有靠自己,我們才有機會力爭上游迎頭趕上,甚或超越他們!(待續)
刊「中國語文月刊」38765卷第345-52

by 甲多先生 @ 1989.09.01 臺灣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