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教學經驗談

壹、寫作教學的第一步――認識學生
就像作文的第一步是「認識題目」一樣,寫作教學的第-步是「認識學生」。認識了題目使我們容易下手寫作;認識了學生使我們容易下手指導。
在上課之前,我們應該先翻一翻學生的背景資料,明白他們父母的教育程度和職業,以便知道他的生活領域。然後進教室,從問答中探詢學生的進度,並了解他的程度。知道他的進度,以便決定我們從「哪裏」開始,避免重複;了解他的程度,以便決定指導的範圍,避免過深過淺,徒勞無功。
以上是對「一般性」的認識,可以在教學之前為之,並且能立即獲得答案。至於「個別性」的認識,應該在教學過程中相機行之,作為「個別指導」的依據。
大致來說,學生寫作的動機不外兩種:自動的、被動的。自動寫作的學生多半是寫作成績優良的,這種學生指導起來沒有什麼困擾,並且容易看出效果。被動寫作的學生,多半是功課差、頑皮或懶惰的。這種學生因為先具有抗拒的心理,寫作或上課的時候,不是馬馬虎虎就是敷衍了事,所以進步緩慢。但是這種學生更需要我們的鼓勵和指導。在指導的時候,先讓他對老師發生興趣,然後再引導他對作文發生興趣。只要有了興趣,寫作教學的成效,就能很快顯露出來。
為了使學生對老師發生興趣,老師應該利用各種機會,製造師生之間和諧的關係。利用上課時間生動活潑的教學可以,利用下課時間親切的交談也可以。不過做這些事時,有兩點應該注意:第一、仍應適當維持上課的秩序。也就是說老師要和氣,但並不放縱學生隨便;氣氛可以輕鬆,但是不能混亂;老師保有適度的威嚴,讓學生覺得老師可「親」,但不可「欺」。第二、嚴格遵守上下課的界線。下課可以玩玩具,做遊戲,甚至吵鬧;但只要上課鈴一響,一切下課的事物便得收起來。這樣維持了上課的秩序,老師的威嚴和下課的吸引力,師生的關係便會在穩定而和諧的氣氛中增長。
貳、寫作教學中心――寫作指導
教學是一種藝術,寫作教學更是一種活的藝術,隨著不同的情況,有不同的教學「方式」,但是總脫離不了一個「活」字。要有「活動」,表現要「活潑」,就要叫他們有「活生生」的思想。
「活動」除了老師的之外,學生也要有活動。發言是學生最基本的活動,所以首先要指導學生發言。我國教育的傳統,由於學生人數太多,為了維持秩序,往往限制學生發言,至今形成正則。但是作文是思想的活動,思想要透過言語來表達,沒有發言,便沒有辦法促進思想的活動,完成有內容的作文。所以要鼓勵學生多說,單獨說、分組說、訪問、對答、論辯都行。指導學生發言的同時,也要指導學生「聽話」,老師說的話當然要聽,同學發言的時候,也要安靜聽。許多寫作的材料,或是觸動靈感的東西,都是從耳朵聽進來的呢。
在老師本身的「發言」方面,要注意到使用淺近的白話,尤其是對低年級。老師的說話,除了隨時要注意到對象之外,還要注意是不是「有趣」?語氣和文意有沒有配合?解釋到較複雜的概念時,還要使用「深入淺出」的比喻或形容,使學生更容易接受。
為了控制教學的「品質」,老師的心裏是應該擺一份教材的。但是教材是不是要文字化,交給學生事先研讀?可有可無。因為教材只是參考性的――供老師自己參考的。教學的本身,基本上是「活動」的,只能有範圍,不能有教條。如果因為自己編定了一套教材,用來限制自己的手腳,那就不如不用。但是教材綱要、教學細部計畫是要有的,因為教學的環境,仍要老師來控制;學生的活動,仍要老師引導的。
教學過程的變化是難以預料的,不過有一個辦法值得參考採用。那就是配合教學的主題,老師先用故事化的形式口述出來,然後利用這個故事的內容,師生共同來研討有關這個主題的一些問題。問題可以由學生臨時提出,也可以由老師事先擬妥,不過老師一定要有準備,這是教學計畫的-部分。討論不必一定有「正確」的結果,思想原本就兼容並蓄,可以同時包含各種觀點,只要你說得出道理。但是若有明顯的錯誤,應該立即指正,以免學生繼續錯誤。凡是發言者;都應給予鼓勵;對於特出表現者,更應明顯地加以褒獎,以增強其信心。
教學作文之時,學生最感頭痛的,恐怕要算是缺乏材料了。本來作文的材料,是經年累月,一點一滴的集合,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置辦完成的。不過學生的所謂「沒有材料」,往往不是真沒有,只是他不知道怎樣把它找出來,就像想吃冰箱裏的東西,不會開冰箱的門一樣。我們只要給他適當的引導,材料――潛藏在他心中的,以前就有的材料――就會源源而來。比方指導低年級兒童,先給他們「活動」――做遊戲、講故事、猜謎語、表演等,再作文。或者利用看圖作文,先發表,再作文;或者仿作作文,從分析範文中獲得材料和技巧,再以新的面目組合之;或者聽寫,讓學生摘重點,再表現出來。指導中高年級作文時,可以先供給學生材料,再討論決定題目;也可以先定題目,再討論內容,請學生自由發表,老師補充。這樣,材料就不虞匱乏了。有了材料,接著就是學生下筆寫作了。
在寫作的過程當中,我嚴格要求安靜。學生若有章法結構上的疑難,可以到前面同老師小聲討論,其他的問題則一概不理;學生之間的嬉鬧,自然一律不准。
叁、教學結束後的老師工作――批改作文
批改作文的許多原則,像盡量保持作者的原意,多指導,少批評等,自然要遵守。其他的具體細目,像:評語的字體要工整,不使用簡筆字及草字;注意錯別字,必要時用文字學的知識加以解釋,加深其印象,也要注意。另外對於程度較差的學生,要盡量找出他的優點,加以鼓勵,注意他個人進步的比較,偶爾可以使用較高的成績,激起他努力的意願。對於「痛恨」寫作的同學,先鼓勵他向感興趣的方面發展,再利用興趣的「連結」,轉移到寫作。比方他對畫畫較有興趣,就讓他先畫畫,再漸漸地從解說畫的內容,配上小詩等方法,轉而對寫作也發生興趣。這裏好像說到題外去了,其實這也是批改作文時要注意的「情意」指導之一。
肆、寫作教學的綜合活動
寫作教學的綜合活動是分發作文簿,和共同優缺點的討論。以往,大家似乎特別重視成績好的學生,經常把他們的文章拿出來做為討論的依據。但是好學生究竟是少數,以少數的標準,來要求大多數,這當然是不合理的。所以好文章可以討論,中等的文章更應該討論,特殊壞的,也不妨拿出來給大家做警戒。不過在運用上,須稍微注意一點技巧就是了。
有時,為了避免刺傷學生的自尊心,你甚至可以不直接批評某篇作品,而要求作者先念,請同學來批評,評錯了你再來更正說明。如果學生提了太多缺點,你就找些優點來點綴。總之,不能使之難堪就是了。
學生特別重視「等第」,所以最好避免給「丙」「丁」之類的成績,但也不宜每次給「甲上」,使他自我陶醉於既有的程度,不求上進。更重要的,我們要引導學生重視我們對他的個別指導――評語。發作文簿時,可令學生先看評語,再看成績,然後讓他發表兩者的關係,再推論一下,怎樣使成績好一些;或者就讓學生上臺念評語,並加以解釋、印證,以求對評語完全的了解。
如果在錯別字或句型上有多數共同的錯誤時,應提出討論,並要求修改。這些錯誤,大都由於電視、報紙等大眾傳播媒體的影響,所以都錯誤得很「深刻」,一定要特別強調,最好能輔以「證據」,或以具體的事物供其參閱,以加深印象。
伍、結語
寫作教學沒有固定的模式,各人有各人的方法。但是各種教法,目的都在使學生在「生動活潑」的環境中,運用「靈活」的思想,作出好的文章來。還請其他有經驗的老師們,也提供你們的經驗出來,讓我學習學習。
(七十四、元、十七日,國語日報)
原刊「國語日報」國語文教育專欄,後收入77615日臺北市教育局等編印「作文教學論叢」148-153

by 甲多先生 @ 1985.01.17 臺灣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