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不轉、恨已遺--我對杜甫八陣圖的解釋

我常常讀詩,卻往往不求甚解。像杜甫的八陣圖,十幾歲時就背得滾瓜爛熟,往後考試、習作,又不知翻出來多少次,每次都只是覺得它好,好在它以短短的二十個字,就能把諸葛亮的時代背景、偉大功業和歷史結果,交代得清清楚楚,毫不辭費。至於這首詩的白話譯解該怎麼樣,倒從來沒有注意過。
最近在中國語文第五十二卷第一期,讀了熊智銳先生的「江流石不轉--杜甫八陣圖的解釋」大作,重新涵咏咀嚼了一番,才發現我的見解,居然跟他所提的都不一樣。翻檢手邊僅有的數種資料,有些與熊先生文中提的相近,有些不同,卻也沒有跟我看法完全一致的,因此借機提出來,請行家們指正指正。
為了比較上的方便,我請先照錄熊文中的五種說法,並略加說明。
第一種說法,認為杜甫的「遺恨失吞吳」這句話,是說先主劉備領兵為關羽報仇,結果未能滅掉吳國,這是諸葛亮引為遺恨的事。簡單的說,提出這種見解的人,以為諸葛亮的遺恨是「未能滅吳」。熊先生沒有明說主張這種說法的人是誰,只能從文意上找,似乎是「宋代的很多人」。不過文中卻有這種說法的譯解:「諸葛亮的功業,在三國時,可算是功高一切了。他排成著名的八陣圖以對抗魏、吳。儘管江水日夜奔流,八陣圖的石壘,也依然沒有絲毫轉動,但遺憾的是他出兵伐吳沒有成功吧!」我手邊有一本五十九年六月一日文化圖書公司出版的詩詞欣賞,也採這個說法,它的語譯是:「功績超過三個時代的任何人,他的名聲成就在八陣圖上,江水流過時,石頭也不會翻轉,所遺下的恨事是沒有吞滅吳國。」
第二種是蘇東坡的看法。他認為諸葛亮本來的政策是聯吳制魏,而關羽、劉備卻先後意氣用事,結果不但一一兵敗身亡,也因此造成蜀漢的國勢日衰;所以諸葛亮所引為遺恨的,是劉備企圖為關羽報仇、一舉滅吳,這是劉備失策的地方。簡單的說,蘇東坡認為「劉備想滅吳」就是諸葛亮的遺恨了。這種說法在熊先生文中的譯解是:「諸葛亮的功名在三國之中是最崇高的,他所造的八陣圖名傳千古。你看那江水不停的流,可是石頭永遠屹立在江中,可惜先主伐吳失敗,這未嘗不是諸葛亮生平的遺憾。」其實對照起來,誠如熊先生所說的,這個譯解只是接近蘇東坡的說法而已,並不一致。蘇東坡說諸葛亮的遺恨只是「劉備想滅吳」,而不是像譯解說的「先主伐吳失敗」。真正合乎蘇東坡見解的,我手邊倒有一本五十九年六月正言出版社出版的唐詩三百首是,它的語體是:「論起諸葛亮的功勞,在三國裏要算蓋世第一,他的名氣是從八陣圖上成功的。這江面上有很急的流水,可是堆成八陣圖的石子,一些兒沒有轉動;到現在還有餘恨留著的,便是劉先生要併吞東吳這一件失策的事情啊!」
第三種說怯,認為諸葛武侯因為未能勸止劉備貿然伐吳,因此而有遺恨。這個說法見楊倫編輯,華正書局出版的杜詩鏡銓。原註:「先主征吳,敗績,還至魚復。孔明歎曰:法孝直若在,必能制主上東行,不至傾危矣。詩意謂吳蜀脣齒之國,本不應相圖。乃孔明不能諫止征吳之舉,致秭歸挫辱,為生平遺恨。」這個說法,在熊文中也有譯解:「在三國的人物當中,要算諸葛亮的功業最大,使他成名的是那八陣圖。江水不停息地奔流著,但諸葛亮擺的石頭,卻沒有變動,像他的功業一樣照耀千古。他唯一的遺憾,就是不能勸阻劉備攻打東吳。」
第四種說法是,劉備不能用諸葛亮的陣法,以致吞吳失師,這是諸葛亮引以為恨的。熊文說這種例子,一時還找不到,我卻發現前引的楊輯杜詩鏡銓中就有,原註:「一說劉逴曰:孔明以蓋世之才,創為江上陣圖,至今不磨,使先主能用其陣法,何至連營七百里,敗績於猇亭哉。惜欲吞吳,而不知陣法,致此石徒留千古遺恨耳。如此說,兩句似較融洽。」這一段注文,不但為熊文的第四種說法提供例子,並且跟熊氏自創的第五種見解,有互相發明之處。
熊氏的第五種說法,是把「江流石不轉」這句話,置於關鍵地位,而且賦予「石」以生命,使「石」人格化;並將「遺恨」說成「石」的感觸。於是這首詩的語譯便是這樣:「諸葛亮的功業,在三國時代,可算是蓋過所有的人了;他最有名的,就是擺成了八陣圖,以抵禦強敵。直到現在,儘管江水日夜奔流衝擊,而八陣圖的石壘,依然屹立不動;這些石壘彷彿也有遺恨,那就是劉備不該出兵討伐吳國。這畢竟是一樁失策的事啊!」
以上五種說法,固然都持之有故、言之成理。但是我總以為他們太受某種固定觀念,也就是太平寰宇記中有關八陣圖記載的影響,因此不約而同的強調,構成八陣圖的那些石壘,如今仍在,那麼就以「物是人非」的對比,來引發人們淡淡的哀愁。(殊不知杜甫的本意一定不止如此。)於是「轉」的解釋,就限定在轉動、翻轉、變動,不轉就是屹立或屹立不動;表示「遺恨」的不是劉備,就是諸葛亮。
其實就文字本身來說,「轉」字的最初解釋,並不當作「動」講。按說文:轉,還也。段注:還,復也;復者,往來也。玉篇:轉,廻也、旋也。詩周南關睢:輾轉反側。集韻:輾者,轉之半;轉者,輾之周。可見轉的原意是廻旋、反復的意思;石不轉就是石壘一去不復回。(保存許多古音的方言,像閩南語、客家語等,轉的意思都是當作回家、回來,可以為證。)所以「江流石不轉」的意思,不但不是「儘管江水日夜奔流衝擊,而八陣圖的石壘,依然屹立不動」,反而是「奔流的江水,把八陣圖的石壘,帶著一去不回了」。水經江水注曰:「江水又東逕諸葛亮圖壘,石磧平曠,望兼川陸,有亮所造八陣圖。東跨故壘,皆細石為之,自壘西去聚石八行,行間相去二丈,今以水漂蕩,歲月消損,高處可二三尺,下處磨滅殆盡。」可見八陣圖的石壘,並非完全如前人所說的毫無變動。
這樣一來,第三句就不再是孤零零的擺在那兒,而是順著第-句「起」、第二句「承」的氣勢,貫串下來的一個大翻轉,不但往前有了照應,第四句也好落腳--構成成就諸葛亮名聲的八陣圖的石壘,如今都已隨著江水一去不復返了。石壘去,八陣圖就不存在了;八陣圖不存在,昔日那段冠蓋三國的功業,將要依附在哪裏呢?功業不存還不打緊,更糟糕的是「失吞吳」那件「反功業」,明明白白的記載在歷史裏,留傳了下來,於是便自自然然的引出了詩人「遺恨」的喟歎。發出喟歎的人,當然不是劉備、不是諸葛亮,而是詩人杜甫了。
杜甫的詩作一向嚴謹,我們從詩的章法來探討詩的涵義,毋寧也是一種可行的辦法。因此,我便嘗試著這樣解:把第三句當作詩意的轉折;把第四句詩人的慨歎,作為詩意的總結。
詩人發出「遺恨」的喟歎,是尖對「失吞吳」這件事而來。至於「失吞吳」這件事,到底是「諸葛充未能滅吳」、「劉備想滅吳」還是「劉備伐吳失敗」、「諸葛亮未能勸阻劉備伐吳」或者是「劉備未用諸葛亮的陣法滅吳」,都沒有什麼關係了。總之,「恨」是「遺」留下來了,「遺恨」才是詩人所要強調的重點。「恨已遺」正好跟前句的「石不轉」,構成了強烈的對比。江流滾滾而去,石壘回轉遙遙無期,恨怎能不連綿不斷,又長又久呢?詩人滿腔的「無可奈何」,便藉著這兩句傳達出來,感染了所有讀詩的人,化成了千古的浩歎。
不但如此,「石不轉」表示「功業」已已;「恨已遺」卻說「敗績」猶存。再對照第一句的「功蓋三分國」,作者對諸葛亮的功過毀譽,也隱然存在其中了;詩人之所以「遺恨」,也是對著這個而來的呢。畢竟這是眾人千古的憾事,不是劉備、諸葛亮或杜甫一人所能承擔得了的。這是本詩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要讓讀者自己去體會發明的。
根據以上的見解,這首詩我的譯文是這樣:「人人都說諸葛亮的功業,在三國時代是冠蓋所有的英雄的;他最有名的事跡,就是擺成了八陣圓,用來抵禦強敵。可是如今,他的功業已如被江水消磨殆盡的,八陣圖的石壘一般,漸漸的被人淡忘。倒是他不能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去併取吳國,反被吳國打敗的那件憾事,千古以來還一直留傳著。」
粗鄙的見解,不怕遺笑,特地寫出來,請熊先生及其他方家指導。謝謝!
附記:另見不同說法兩種,一併誌之,以為參照。其一:高步瀛謂:以武侯如此陣圖而不能吞吳,真千古遺恨,故精誠所寄,石不為轉,大意與「出師未捷」二句同一感慨。此一說法近前文所述第四種說法,而略有不同。其二:見長橋出版社六十七年九月一日出版的「江南江北」(唐詩賞析),呂正惠先生對本詩的賞析。大意謂:詩人慨嘆一代人傑諸葛亮,蓋世英才,卻無法扭轉局勢。江流代表自然或歷史的必然性,滔滔不絕,莫之能禦。而代表諸葛亮最高智慧的八陣圖,如今卻不轉了,不過成為一堆無用的石頭罷了。諸葛亮的失敗,石所以不轉,證明人力有限,人算不如天算。遺恨失吞吳的恨,正是「石不轉」的恨。諸葛亮有才如此,卻失敗如此的恨。之所以有恨,正是由於它充分暴露了人力的無可奈何。(賞析後又附記:以上解釋,大部分是根據陳世驤的解說。)(截篇斷章,恐取義不周,請參閱原文)。
刊「中國語文月刊」31152卷第551-55

by 甲多先生 @ 1983.05.01 臺灣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