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子不語」談起

摘  要
「子不語」見於《論語》〈述而第七〉篇之第二十章,原文是:「子不語:怪,力,亂,神。」子所不語的「怪,力,亂,神」四者,都是屬於「超常」的物事。
怪是「奇異」、「特別」、「非常」、「與正常或平常不相同」的意思。
力,也叫做「超能力」,是「與正常或平常不相同」的那種力,現代人或者把它叫做「特異功能」。「力」作用在我們這個空間的結果,就是產生一大堆不可思議、或令人難以置信的現象。這些現象如果只在個別地區、或是少數人身上發生,我們稱它為「怪」;如果它是大面積的在我們身旁四周傳播開來的話,那就是「亂」了。
而這項足以搞「怪」和搗「亂」的「力」,就是來自於「神」。
「神」是存在於「其他空間」生命的總稱,可以依層次粗分為兩種:層次高於人的,還是統稱為神;層次低於人的,就統稱為鬼。
孔子為什麼不跟他的學生討論有關「怪,力,亂,神」的事呢?
有三個原因:
第一、「怪、力、亂、神」不在他的教學範圍或進度之中,所以不談。
第二、「怪、力、亂、神」超過了他學生的認知程度之外,所以不談。
第三、「怪、力、亂、神」超過了當時科學發展的進程,很難用當時的語言說得出來;或者即使能夠說得出來,別人也很難能夠相信,所以也不談。

關鍵字怪、力、亂、神、孔子、四書、論語、孟子、大學、中庸、朱熹

目      錄
壹、前言
陸、「天」在哪裡?
貳、「不語」是不是「不說」?
柒、孔子為什麼不語「怪,力,亂,神」呢?
參、「怪,力,亂,神」是什麼意思?
捌、結語
肆、「其他空間」是什麼意思?
玖、參考文獻
伍、孔子相信「神」嗎?
拾、資料整理:「怪,力,亂,神」在《四書》
壹、    前言
《論語》:「子不語:怪,力,亂,神。」〈述而第七‧二十〉
朱熹說:「子不語怪,力,亂,神。怪異、勇力、悖亂之事,非理之正,固聖人所不語。鬼神,造化之跡,雖非不正,然非窮理之至,有未易明者,故亦不輕以語人也。」朱熹將「怪,力,亂,神」分為怪,力,亂和神兩組事物:前面一組屬於「非理之正」;後面一組「雖非不正」,但屬於「非窮理之至,有未易明者」。老師上課不說「非理之正」的事物,我們可以理解;但是「非窮理之至,有未易明者」的事物也不說,我們就不太明白了。
韓愈〈師說〉云:「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有未易明者」,不正是老師發揮「解惑」之用的最佳時機嗎,怎麼當老師的碰到了學生有「未易明」的問題,反而不加以解說了呢?
我因此以為朱熹這裡的說法有問題!
本文企圖透過四書,尤其是《論語》書中,與「怪,力,亂,神」字、詞、語、句相關的章節,嘗試從字義、詞義、語義、句義等方面的歸納分析,整理出「怪,力,亂,神」的確切含義,並以之探究孔子之所以不說、或者是他的學生與時人認為他不說「怪,力,亂,神」的真正原因,作為吾人面對「怪,力,亂,神」態度的參考。
貳、    「不語」是不是「不說」?
首先談「不語」的意思。
「子不語」見於《論語》〈述而第七〉篇之第二十章,原文是:「子不語:怪,力,亂,神。」
「不語」是不談的意思。「談」是「對話」、是「討論」,所以「不談」就是「不討論」;與「不說」的意思不同。
「不語」為什麼不是「不說」呢?我們先別管怪力亂神背後的意思,單從字的表面來看,如果孔子都「不說」怪力亂神了,那麼孔子的學生就都「聽不到」怪力亂神;孔子的學生都沒有聽說過怪力亂神,那麼述而篇的第二十章,恐怕也就不會有這一段記載了;而且整本《論語》,也將可能都不會出現怪力亂神的字眼。實際上,《論語》裡頭不但出現了怪力亂神的字眼,還有討論怪力亂神的內容呢,只不過是以比較隱密的方法說出來罷了。單以出現怪力亂神字眼的情況看:包含「子不語:怪,力,亂,神。」這一章在內:
整本《論語》總共出現13個「力」字(《孟子》24,《大學》1,《中庸》2,合計40),15個「亂」字(《孟子》18,《大學》2,《中庸》1,合計36),7個「神」字(《孟子》4,其中之一為「神農」專名,《大學》無,《中庸》5,合計16),和獨一無二個「怪」字(《孟子》無,《大學》無,《中庸》1,合計2),總數是36(《孟子》46,《大學》3,《中庸》9,合計94)。
這應當不能算是「不說」吧。
整本《論語》出現「不語」這個語詞的地方只有兩處,除了前述的〈述而第七〉之外,另一處出現在〈鄉黨第十〉篇之第八章,原文是:「食不語,寢不言。」朱熹注:「答述曰語,自言曰言。」答述相當於「談」;自言相當於「說」。所以《論語》〈述而第七〉說的「子不語:怪,力,亂,神」,是說孔子不「討論」「怪,力,亂,神」這些事;並不是說他絕口不提「怪,力,亂,神」這些字的意思。
本文題為『從子不語「談」起』,而不是『從子不語「說」起』,就是含有拋磚引玉、請讀者參與交流討論的意思。
參、    「怪,力,亂,神」是什麼意思?
孔子為什麼不跟他的學生討論有關「怪,力,亂,神」的事呢?要知道他的可能原因,我們首先得從「怪,力,亂,神」的意思談起。
要知道「怪,力,亂,神」是什麼意思,還得要先知道它的斷句位置。韓愈〈師說〉裡的「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說的就是這件事。「怪,力,亂,神」到底是要念成「怪,力,亂,神」四個單詞;還是「怪力,亂神」兩個複詞;抑或是一三、三一,一一二、二一一,或一二一等單複混合詞呢?隨著詞語的不同組合,它當然也就有了不同的意思。
為了尋找它組詞的規律,我們翻尋了《論語》全書,並且及於《孟子》、《學、庸》等所謂「四書」,我們總共找到了94處含有「怪,力,亂,神」各個單字的章句(參看:資料整理:「怪,力,亂,神」在《四書》),沒有發現這四個字有單詞以外的其他組合。因此,我們便暫時以四個單詞的形式來加以分析。先從「力」字開始談:
根據八十六年三月光碟一版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的解釋:
「力」字共有9個意思:
整本《論語》總共13個「力」字,除了「怪,力,亂,神」章以外的12個,大略可分為3組解釋:第1組的意思是能力。—名詞,7個,包括4.5.6.7.9.12.13.章;第2組的意思是力量或力氣。—名詞,4個,包括1.2.3.11.章;第3組的意思是功勞。—名詞,1個,第10.章。
「亂」字共有11個意思:
整本《論語》總共15個「亂」字,除了「怪,力,亂,神」章以外的14個,大略可分為主要的4組解釋,和其他的3組解釋:主要的第1組意思是叛亂。—名詞,4個,包括1.2.12.14章;主要的第2組意思是無條理秩序的。—形容詞,3個,包括4.5.9.章;主要的第3組意思是混淆。—動詞,2個,包括13.15.章;主要的第4組意思是破壞。—動詞,2個,包括10.11.章。其他的3組解釋分別是不安定的。—形容詞,6.章;古代樂曲的最後一章。—名詞,7.章;和能治理的。—形容詞,8.章。
「神」字共有5個意思:
整本《論語》總共出現7個「神」字,除了「怪,力,亂,神」章以外的6個,只有兩種解釋:第1種是鬼神。—名詞,泛指天地萬物的主宰,包括1.2.4.三章的4個「神」字;第2種是祖先或先聖先賢。—名詞,包括5.6.兩章。
最後談「怪」字;「怪」字共有7個意思:
整本《論語》總共只出現1次「怪」字,就是我們今天所要討論的「怪,力,亂,神」章;字典的解釋是:奇異、不尋常的事物。—名詞,所舉的例子,也正好就是出自《論語》裡面的這一句。
與《論語》同為四書之一的《中庸》也出現了1次「怪」字,它的解釋是:奇異的。—形容詞。
綜上所述,「怪」字的確切解釋是:奇異、不尋常的事物,做名詞用;拿掉「的事物」,它便成了形容詞;如果「感覺」人事物奇異、不尋常,有責備之意時,它又成為動詞了。例如:(梁惠王上7
「王無異於百姓之以王為愛也。」(百姓認為王太吝嗇,王也不要奇怪。)朱熹注:異,怪也。倒過來說:怪就是「異」,就是「奇異」、「特別」、「非常」、「與正常或平常不相同」的意思。至於,「力,亂,神」三個字的真正意思,我們可能還須要好好琢磨。
現在我們先來看看現代人是如何替《論語》代言的。以下舉三家但實際上只有兩種與我們建中國文科有關的對於「怪,力,亂,神」的解釋:
1.三民:「孔子不談論的是那些怪異、強力、悖亂、鬼神的事情。」
2.康熙、統一:「孔子不談論的事有:妖魔怪異的事、逞勇鬥力的事、悖法亂紀的事、鬼神杳冥的事。」
這兩家解釋顯然都來自朱熹注的啟發。朱熹說:「子不語怪,力,亂,神。怪異、勇力、悖亂之事,非理之正,固聖人所不語。鬼神,造化之跡,雖非不正,然非窮理之至,有未易明者,故亦不輕以語人也。」朱熹將「怪,力,亂,神」四者一分為二:前面三者一組,屬於「非理之正」;後面一組的神「雖非不正」,但屬於「非窮理之至,有未易明者」。所以就把它們湊合同放在「不語」之列了。
我以為這是有問題的。
作文時,我們不會把不相關的事物摻在一起說,摻在一起說了,那叫做條理不清;我們更不會把可能或明顯相反的事物,歸為一類而相提並論,那樣便叫做自相矛盾。會擺在一起說的,它們之間通常是同類、相近或者密切相關的事物。比方說:(陽貨第十七8
子曰:「由也,女聞六言六蔽矣乎?」對曰:「未也。」「居!吾語女。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
(孔子說:「仲由啊,你聽過六言六蔽嗎?」子路回答:「沒有。」孔子說:「坐下!我告訴你:只喜歡仁德,不喜歡學習,所受的蒙蔽是愚昧;只喜歡才智,不喜歡學習,所受的蒙蔽是放蕩;只喜歡誠信,不喜歡學習,所受的蒙蔽是賊害;只喜歡正直,不喜歡學習,所受的蒙蔽是急切;只喜歡勇敢,不喜歡學習,所受的蒙蔽是禍亂;只喜歡剛毅,不喜歡學習,所受的蒙蔽是狂躁。」)
章中所說的六言六蔽,分別就是六種美德跟六種缺失。美德是美德,就是仁、智、信、直、勇、剛;缺失是缺失,就是愚、蕩、賊、絞、亂、狂。而美德又與缺失兩兩相對。論語中類似這種同類事物相排相比的敘寫模式,舉不勝舉;沒有理由到「怪,力,亂,神」這一章就得一分為二,還分成三比一的不平衡狀態。《論語》是多少年來、經歷多少朝代、多少大儒手筆的心血結晶,不可能也不應該有這樣的疏失。
何況,如果「力」就是指的「強力」或是「逞勇鬥力」的話,前述(陽貨第十七8)章中的「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句,不正是「力」與「亂」的討論了嗎?
此外,(泰伯第八2)「勇而無禮則亂」(好勇而不合禮,便會犯上作亂)、(泰伯第八10)好勇疾貧,亂也(好勇而又厭惡自己貧賤的人,必將出亂子)、(陽貨第十七23)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在上位的君子只有勇而沒有義,將會作亂),也都是「力」與「亂」的討論;而(雍也第六10)冉求曰:「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冉求說:「並不是不喜歡老師的道理,實在是我的能力不夠。」孔子說:「能力不夠的人,走到一半便停下來;現在你是畫地自限不想前進。」)則是孔子與冉求師生之間,有關「力」的對話。
這些都不合乎「子不語:怪,力,亂,神。」中「不語」的例子。
如果「力」就是指的「強力」或是「逞勇鬥力」的話,那麼《論語》中有關「力」的討論,恐怕還不止此。
孔子的學生當中,最具勇力特質的非子路莫屬,子路也因此常被他的老師孔子責罵,最後還因此喪失了生命。
據說,子路原是司馬遷筆下所述的游俠中的一份子,後來恍然大悟才加入孔子的弟子之林。雖然成了孔子的學生,但是絲毫不改他「阿莎力」的本性,(公冶長第五26)子曰:「盍各言爾志?」(孔子說:「何不各人談談自己的志願?」)子路馬上接著說:「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我願把自己的車馬、穿的皮衣,和朋友共用,就是用破了也不覺得遺憾。)充分顯示他長時間身處江湖人的本色。
有一次,(述而第七10)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孔子對顏淵說:「有人用我時,我就出來做事,不用我時,我就不出來。只有我和你能這樣吧!」子路說:「如果老師率領三軍出征,將和誰一道兒呢?」孔子說:「赤手空拳打老虎,徒步涉水渡河,死了也不悔悟的人,我是不和他在一道兒。必定要臨事能戒懼小心,事先能計謀,而有成功把握的人,我才和他一道兒。」)當面就被孔子削了一頓。
又有一次,(公冶長第五7)子曰:「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從我者其由與?」子路聞之喜。子曰:「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孔子說:「我的理想不能實行,我想乘木筏到海外去,跟我一起去的,或許只有仲由吧?」子路聽了,心裡高興極了。孔子說:「仲由啊,你比我還要好勇,就是不能裁度事理。」又因為「有勇無謀」,再度被孔子奚落了一番(「無所取材」,一說「無處找來當作竹筏的材料」——本句的意思是:老師帶著譏諷的口吻反問他說:「仲由啊,你比我還要好勇,但是你究竟打算從什麼地方找來當作竹筏的材料呢?」)。
子路的勇力過人,連他的施政計畫與成果都環繞著「勇」字作為中心。(先進第十一25)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子路率爾而對曰:「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四人陪侍孔子坐著。孔子說:「不必因為我的年紀比你們稍大些,你們就拘束起來。平時你們常說:『沒有人知道我!』如果有人知道你們,能用你們,那麼你們將怎樣治理呢?」子路連忙答道:「假定有個千乘之國,被大國所脅迫,外面有軍隊來侵略它,國內又鬧饑荒,讓我來治理這個國家,只要三年,便可使老百姓有勇氣,並懂得一些大道理。」孔子微微的一笑。)這一次,只有被孔子輕輕的一笑。
(先進第十一12)閔子侍側,誾誾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貢,侃侃如也。子樂。「若由也,不得其死然。」(閔子騫侍奉在孔子身旁,有中正適度的氣象;子路,有武勇剛強的氣象;冉有、子貢,有溫和快樂的氣象。孔子感到高興。他說:「像仲由這樣,我怕他不得善終啊。」)子路的武勇,不幸而被他的老師孔子言中,在一次他祖國的政變亂軍之中結束,時間比孔子的去世還要早一年。
如果「怪,力,亂,神」章中的「力」就是指的「強力」或是「逞勇鬥力」的話,那麼光是子路這一個學生,就逼使他的老師非得打破「子不語」的宣示好幾次了。所以,它們不應當是如朱熹所說的「非理之正」與「雖非不正」兩組不同事物的對比;相反的,我認為:正好因為它們都是同屬一組「非常」的四種物事,因此得以同台並列。
我們先從「怪」字(或怪事)說起。
正如同前面我所說的,怪就是「奇異」、「特別」、「非常」、「與正常或平常不相同」的意思。
比方說:人是要吃飯要喝水的,累了還要睡覺要休息;如果有人不吃不喝不睡不拉,就坐在山壁前面,一坐九年,沒有餓死,也沒有累死,那我們就要說他是「怪」了。又比方說:從河的這一岸到河的那一岸,要嘛乘船渡,要嘛架橋過,要是有人不用過橋、也不用渡船,只須搭上一片樹葉,便可輕輕鬆鬆漂流過去,我們也要說他是「怪」。(達磨一葦渡江、面壁九年)所以,凡是不合常人規範的事物,都可稱之為「怪」;像:呼風喚雨、撒豆成兵,隱身化形、變化伸縮、忽大忽小,草上飛、水上漂、來去無蹤、日行千里,金鐘罩、鐵布衫、刀槍不入,上天入地、飛簷走壁、白日飛昇、飄在空中,手指識字、隔牆看物、透視人體、百步穿楊,不婚受孕、青春永駐、長生不老、金剛不壞、肉身不死、千年不腐,或者是如同前一陣子大大出名的隔空抓藥、吹氣治病、吞火嚼鐵、點石成金等等,都是「怪」,或者怪事。
「怪」事因為是不合常人規範的事物,因此也不是人人都能做,時時、處處都遇得到的。因為做「怪」事也得有本事才行。做「怪」事的本事,就叫做「力」。
力,也叫做「超能力」,當然是「與正常或平常不相同」的那種力,現代人或者把它叫做「特異功能」。台大電機系李嗣涔教授在《難以置信》一書中述及他所做的「手指識字」的實驗,就是「力」的一種展現。但是他說「特異功能可以練出來」這句話,我不是很認同。實際上,「特異功能」不是「練」出來的,而是「找」回來的。
因為所謂的「特異功能」,其實就是「人」的先天本能,本來就是人人先天上都具備有的。李洪志先生在《轉法輪》一書中說:「有人講煉功開發特異功能,其實不是開發特異功能,那個特異功能就是人的本能。只不過是隨著人類社會的向前發展,人越來越著眼於我們這個物質空間有形的東西,越來越依賴於我們現代化的工具,所以我們人的本能就越來越退化,最後使這種本能完全消失了。」
舉個例子說,就在我爸爸的那個時代,人是很少有鞋穿的,大部分的人恐怕一輩子都沒穿過鞋;在我的印象中,我爸爸就是屬於這一種人。我隨時都看到他打著赤腳,不管做什麼工作、踩在什麼地方,泡在什麼裡面,走多遠的路,從來都不曾看到他穿著鞋或襪子。他的腳底是又厚又硬,冷熱不侵,比我穿著鞋還「堅固」,所以他的腳便是他最好的交通工具。但是現在,還有誰敢打著赤腳在大馬路走個一、兩百公尺的;即使敢,哪個又敢包管毫髮無傷的走下來呢——就是由於「人」在這個世間,隨著時代的變遷,和個人年齡的增長,漸漸的與先天的本性越離越遠,「特異功能」就越沈越深,終至於消失無蹤,無法再用。
再舉個例子:也許你也曾有過這樣的經驗,在睡夢或恍惚中彷彿看到了某人某事或某物,醒來後真的就看到了某人某事或某物;還沒有發生的事,你彷彿看到了它是怎麼發生的、怎麼結果的,果然它就那麼發生了、那麼結果了。人家心裡想的什麼,還沒等他說出來你就知道了。今人所謂的「心電感應」、「未卜先知」、「說曹操、曹操就到」等現象,就是人殘存著「特異功能」的證據,所以「特異功能」也是「人」的先天本能(以前上「草船借箭」課,講到孔明「神機妙算」,曾以此例詢問學生,每班都約有兩成學生有此經歷)。
李嗣涔教授所做的,只不過是把一部分人即將消失,但尚未完全消失的本能,重新「找」回來而已。他說:「特異功能」的訓練要趁早,十四歲以下的小朋友「找」回來的比率很高(李洪志先生也說:「六歲以下的小孩,打開(天目)之後看得非常清楚,也容易打開,一句話就能打開。」跟這個意思相同。);因此「特異功能」也被稱之為人體尚未開發的潛能。
「目前公認的人體特異功能有:特異致動(Psycho-Kinesis)、人體非眼圖像識別、遙視、透視、預測、心靈傳感等六種(後五種都叫特異感知Extra-Sensory Perception)。(人體的特異功能類似佛教所說的「神通」:有神足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和漏盡通六種,但是它們的意義,彼此略有區別。)
特異致動(Psycho-Kinesis):是特異功能者的意念作用可以使被密封在玻璃瓶中的目標突破空間障礙移動到玻璃瓶外來的功能。
人體非眼圖像識別:不通過人體的肉眼,而通過人體的其它部位,如耳朵、手指等,識別顏色、圖像、文字等。(李嗣涔教授的實驗屬於這一類。)
心靈傳感:無需感覺器官,兩人之間單向或雙向傳遞心靈思想信息。
透視:無需通常的感覺器官(如肉眼)透過障礙物獲知物體內部的狀態。
遙視:無需肉眼或心靈感應,遠處目標物的圖像直接被大腦獲取。
預測:能預知未來事件發生甚麼或是否發生。」
「力」作用在我們這個空間的結果,就是產生一大堆不可思議、或令人難以置信的現象。這些現象如果只在個別地區、或是少數人身上發生,我們稱它為「怪」;如果它是大面積的在我們身旁四周傳播開來的話,那就是「亂」了。
「亂」當然不是正常或平常所該有的。《左傳‧僖公三十年》〈燭之武退秦師〉:「以亂易整。」把「整」拿來作為「亂」字的相反詞。「整」,《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釋是:有秩序的。如:「整齊」、「整然有序」;倒過來講,「亂」不就是「不整齊」、「毫無秩序」的了嗎?
試想想看:人本來都是要在地面上生活的,如果有許多人就掛在你家窗外的空中倒吊著,不用走、只會飄,每天就在你的眼前閃來閃去,無視你的存在,這社會成了個什麼樣子。又,人本來都要用眼睛看東西的,現在人家不須動眼,就把你看得一清二楚;你心裡想的什麼,你不說別人也通通知道;你還沒有做的事,結果都已經顯現出來了;還有,如果人人都能夠穿牆而走、透視人體,你住的屋子有牆等於沒牆、你穿著衣服,有也等於沒穿一樣,你看這還像是「人」居住的世界嗎?——這不僅是「毫無秩序」,簡直就是「天下大亂」了。
用武俠小說的術語來講:「武功」是「力」;武俠人物在常人之間的所作所為都是「怪」;武俠小說的世界就是「亂」的世界。
所以,「怪,力,亂」都不是「正常」的事物,因此不是能夠輕易在「人間」顯現的;同樣的,「神」也不是能夠輕易在「人間」顯現的「正常事物」。至於說,為什麼有的人具有「特異功能」,也就是有「力」,能看到「神」或是其他「非常的事物」;甚至搞了「怪」,搗了「亂」:那是另外一個問題,不在我們本文的討論範圍之內,暫且略過不談。
前面說了,「力」是可以搞「怪」和搗「亂」的。那麼,這可以搞「怪」、搗「亂」的「力」,又來自於何處呢?答案就是「神」(但並不即是我們所習稱或熟知的「神」)。
「神」是存在於「其他空間」生命的總稱,可以依層次粗分為兩種:層次高於人的,還是統稱為神;層次低於人的,就統稱為鬼。
《孟子》(盡心下25):「可欲之謂善,有諸己之謂信。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大而化之之謂聖,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人人都覺得他可愛,就叫做善;自身具有仁善,就叫做信【其實就是真】;充實善行而至於完滿,就叫做美;既充實完滿而又能發揚光大,就叫做大【可見「大人」是非常尊敬的稱呼】;已經發陽光大了而又能加以變化,就叫做聖;達到了聖的地步,他的作為如天地自然的變化,別人無從測知,這就叫做神了。)把人依層次由低至高分為善、信、美、大、聖、神等六階,「神」居最上,比我們平常認為最高級的人——「聖人」還要高:這就是我所說的層次高於人的「神」。
層次高於人的「神」,是存在於「其他空間」的高級生命,在中國他的稱呼還有:佛教中講的如來、菩薩、羅漢,道教中講的真人、至人、道人,和一般人口中講的神、祇、聖、道、仙、佛、公、爺等,統稱為神。層次低於人的「鬼」,是存在於「其他空間」的次級生命,在中國它的稱呼還有:妖、魔、魂、魄、鬼、靈、精、怪、魑、魅、魍、魎、(旱)魃、(山)魈等,統稱為鬼。「神鬼」或「鬼神」一詞,就統攝了我們人類所知的一切存在於其他空間的生命;如果只用一個字來代替,那就說是「神」。《論語》「怪,力,亂,神」章裡的「神」,我猜想應該就是指:可能會搞「怪」和搗「亂」的、層次低於人的「鬼」的代稱,與我們口中所習稱的、可以庇佑降福、層次高於人的「神」不同。
「怪,力,亂,神」四者都是超常的,也都不是人間的「正常」現象。朱熹在注「怪,力,亂,神」章時引謝氏的話說:「聖人語常而不語怪,語德而不語力,語治而不語亂,語人而不語神。」拿「常,德,治,人」等四件人事之「中庸」,與「怪,力,亂,神」等四件人事之「奇異」做對照,正可以說明為什麼《論語》要把它們擺在一起相提並論的道理了。
原先,它的「並論」,本意是「不論」(就是「不語」);可是如果照朱熹「怪,力,亂,神」就是「怪異、強力、悖亂、鬼神」的解釋,那麼,實際上它是部分「論」了;不過,如果依據我剛才的解釋,那麼,《論語》的確是絕口未「談」「怪,力,亂,神」的了。
肆、    「其他空間」是什麼意思?
剛剛說「神」是存在於「其他空間」的生命,那麼,「其他空間」是什麼意思呢?
我們生活的這個地方,包括上下四面八方,凡是我們使用任何方法能夠到達、感知和存活的空間,都包含在「這個空間」之中,簡稱「人間」或「世間」;其他不是「這個空間」的空間,都可以叫做「其他空間」或「另外空間」。「其他空間」因為不是「人」所能輕易到達、感知、或存活的地方,所以我們很難理解它的存在,以及它存在的形式。但是,這些空間,有些卻是我們平常都掛在嘴邊說的。
像天上、地下,陽間、陰間,天堂、地獄,人間、鬼城,天庭、人域等,分別就是兩兩相對的兩個不同空間,其中有些之一指的是「這個空間」,另一個是「其他空間」,例如:陽間、陰間;有些兩個不同空間指的都是「其他空間」,例如:天堂、地獄。
一個大陸的法輪功修煉者說:『其實對於另外空間,我們人類的一些科學家,早已從不同角度在進行研究、探討,並認為是完全可能存在的。例如,一些物理學家通過研究,提出存在著與我們人類所存在的空間平行存在的「平行世界」。著名的量子物理學家、牛津大學德伊茲教授說:「量子力學本質上是關於多個平行宇宙的解釋,有些宇宙和我們這個宇宙很相似,而另一些則很不一樣。在我們附近的宇宙,可能只跟我們的宇宙相差一個光子,而最遠的那些宇宙,則跟我們的宇宙完全不同。」「現實世界並不是由一個宇宙所構成,但是,我們只能在它的一個層面上活動。」
70年代提出的「超弦理論」則突破了愛因斯坦的四維時空觀,從數學上論證宇宙應是大於四維的多維空間,如10維或11維空間或26維,甚至有人認為宇宙是無窮維空間。
『另外,近十餘年來,隨著量子物理學和廣義相對論的交匯,特別是規範場理論中,對稱破缺相變的最新進展,現代宇宙學提出了許多宇宙形成的假說。宇宙大爆炸理論、暴脹宇宙論和宇宙弦理論,就是這些理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例如,根據1983A. Linde提出的混沌暴脹宇宙模型,即早期宇宙中存在著若干個空間疇,每一個空間疇將作指數膨脹,形成大小超過可觀測宇宙的微宇宙泡。每一個微宇宙泡可以演化為一個對應的宇宙,而我們生活的這個宇宙,只是由其中一個微宇宙泡,暴脹演化而來的。
『但顯然我們人類科學,對另外空間的認識,還處於猜測、假說和數學推導這樣的初級階段,並未真正打開另外空間的大門。另外空間的真象,並未被我們人類所認識。但畢竟我們人類的科學家,也已經以各種不同的方式,對另外空間進行探討。……
『李洪志先生說:「物質在微粒下有分子、原子、質子,最後往下追查下去,如果每一層你能夠看到這一層的面,而不是一個點,看到分子一層的面、原子一層的面、質子一層的面,原子核一層的面,你就看到了不同空間中存在的形式。任何物體包括人身體都是和宇宙空間的空間層次同時存在、相通的。我們現代物理學研究物質的微粒,只研究一個微粒,把它剖析、分裂,原子核分裂之後再研究它裂變之後的成分。如果有這樣的儀器能夠展開,看它這一個層次中,所有的原子成分或者是分子成分在這一層中整個的體現,要能夠看到這個景象,你就突破了這個空間,看到另外空間存在的真象了。人的身體和外面的空間是對應的,它都存在著這樣的存在形式。」這只是另外空間最簡單的一種形式。
『如果宇宙中存在另外空間,那麼試想一想:另外空間裏面是否同樣可能存在物質、各種不同形式的生命體,以至於高級生命呢?
『比如美國東南海域百慕達三角海區,因頻繁發生飛機船隻失蹤事件而聞名於世。1970年一架往美國飛機飛越百慕達上空時,突然從雷達螢幕上消失了10分鐘,與地面失去聯繫。飛機著陸後發現飛機上及所有乘客的鐘錶都慢了10分鐘。199189日,歐洲一海軍搜索船在冰島西南578公里處意外發現並救起一位60多歲的男子,他坐在冰山邊緣,穿著一身乾淨平整的白星條制服,自稱是沉沒了的泰坦尼克號船長史密斯。後經專家生理鑑定,確實是60歲左右,和當年的船長年齡一樣。經歷史身份鑑定,此人身份千真萬確,沒有絲毫假冒。這些現象用多層時空理論都不難解釋:這是可能人或物體進入了另外時空,或者進入另外時空後又出來回到人類這物質空間來的結果。在另外的時空,時間場與人類這個時空的時間場不一樣。它的時間相對人類這個空間可能過得很慢,在這個空間裏的幾十年,在那個時間場中可能只是幾秒。』
人類肉眼須透過光線,在可見光譜中,及適當的大小和適當的距離之下,才看得到東西。沒有光線全黑了固然看不到,在可見光譜中之外,或者距離太遠、太近,或物體太大、太小,我們的眼睛也都完全看不到。我們的眼睛所看不到的地方,就有可能存在著「其他空間」或者「另外空間」。
『其實,人肉眼看不見的事物並不一定不存在。例如,無線電波是人肉眼所看不到的,但誰又會否認無線電波的存在呢?人肉眼看不到是由於人肉眼對光線感知的生理侷限所致。事實上,人肉眼看到的形象不過是對可見光的感知。可見光在電磁波大家族中,僅僅只是一個極窄的波段。目前,通過儀器探測到的電磁波,波長範圍從10-14cm)到106cm)跨越了二十個數量級,而可見光,波長從大約四千埃至七千埃,只佔據不到一個數量級。紅外線、紫外線、X光射線、伽瑪射線、宇宙射線都是人類肉眼所感知不到的。』
醫學實驗證明,人類的耳朵只能接收來自20赫茲到20000赫茲頻率之間的聲音,超過20000赫茲或低於20赫茲的聲音,我們的耳朵根本毫無感覺。但是宇宙中不會沒有超過20000赫茲或低於20赫茲的聲音。「其他空間」或「另外空間」中,或者就充斥著許多超過20000赫茲或低於20赫茲的聲音。
人類其他的感官也同樣受到這些限制,致使我們對於「其他空間」或「另外空間」心存懷疑。但是,它卻是實實在在的擺在那兒。
舉個例子說:我們生活的這個空間——地球上,有山有水有人有動物有樹有花有草有植物有火車有汽車,天上還有飛機,空間是無限的廣闊。現在,我們把它縮小縮小再縮小,縮到像一粒塵埃那麼小,請問你還能看得到地球上的山、水、人、動物、植物、火車、汽車和飛機嗎?倒過來講:隨便從地上撿起一粒塵埃,把它無限放大放大再放大,放大到如同我們所居住的地球這麼大,你敢肯定它其中一定不會有山有水有人有動物有樹有花有草有植物有火車有汽車,天上還有飛機飛嗎——這就是你無法一口咬定沒有「其他空間」或「另外空間」以及「其他空間」或「另外空間」裡沒有「物質世界」的原因。
《莊子‧則陽》篇裡分處在蝸之左右兩角的觸氏、蠻氏(「有國於蝸之左角者,曰觸氏;有國於蝸之右角者,曰蠻氏,時相與爭地而戰,伏尸數萬,逐北旬有五日而後反。」),唐人李公佐《南柯太守傳》裡寫的「槐安國」,甚至日本漫畫卡通多拉A夢所有的「任意門」,從某個角度來看,似乎就是這種「其他空間」或「另外空間」的模擬或影射,裡面如同我們「這個空間」的展示,似虛還實,頗有可觀可感之處。今天我們在「這個空間」,光以我們有限的視聽感官,已經足以接觸到許許多多豐富多彩的奇妙聲色,包括美麗的人體,動聽的音樂,自然的天光雲影等,你怎麼能夠說在「其他空間」或「另外空間」裡,沒有比我們「這個空間」更加美妙多樣的聲色,其中包括雄偉莊嚴的生命體——「神」呢。
伍、    孔子相信「神」嗎?
子不語:怪,力,亂,神。但不知道孔子相不相信有神、或承不承認「神」的存在?你要是叫我回答,我的答案是肯定的。光從「子不語:怪,力,亂,神。」章,我們就已經可以肯定的說:他相信!這道理就像《莊子》〈濠梁之辯〉中:『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莊子說:「讓我們從頭開始。你說『你怎麼知道魚樂』這句話,已經表示你不是我、卻已經知道我知魚樂,因此才問我這句話。【既然你不是我而能知道我知魚樂,我當然也可以知道魚樂呀。】我是在濠上知道魚樂的。」)的意思一樣。
但是,你可能反駁:「子不語:怪,力,亂,神。」是別人說的,不是出自孔子的嘴巴啊!是,沒有錯!「子不語:怪,力,亂,神。」不是孔子親口講的,但是我想孔子的學生,不會像建中的某些學生這麼壞,把老師的話拿來胡亂發揮;如果老師沒有那樣的意思,學生應該不會有這樣的記錄?
《論語》中還有一章,說的意思跟這一句話很像。
(公冶長第五13)子貢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一作「言天道與性命」),不可得而聞也。」(子貢說:「老師講的詩書禮樂,我們聽得到;老師講性和天道的言論,我們聽不到。」)朱熹注:「性者,人所受之天理。天道者,天理自然之本體,其實一理也。」(朱熹說:「性,是人所接受來自天的道理。天道,是天的道理或自然的本體,其實是相同的理。」)
整本《論語》出現「性」這個字的地方只有兩處,一處就是上面(公冶長第五13)子貢所說的那一章,另一處就是被收到《三字經》,作為童蒙教材至今,流傳了近千年(相傳是宋王應麟1223-1296撰),在(陽貨第十七2)的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今天我們都直覺或公認儒家是講「人性本善」的,這個想法便是從(陽貨第十七2)章來的;但是這一說,在孔子的《論語》裡,你卻完全看不出來。孔子只不過藉著他對人世的樂觀,間接展現他對於人的能力,與人類的信賴心,才說的這一句話。「人性本善」這一個主張,直到孔子逝世兩百年後,才由自稱是孔子學生的孟子,明顯的確定起來;而「人性本善」的論證,也要到孔子的孫輩——子思,在《中庸》裡才開始澄清的。孔子對「性與天道」的觀點不願表明,或故意保持沈默的理由,正如同前面提過的朱熹所說,一個關係到人性從「哪裡」來,一個關係到天道的本體在「哪裡」,都不得不牽涉到「其他空間」或者是「另外空間」的問題,卻正好都是他所「不語」的項目,他的學生當然就「不可得而聞也」。
不過,孔子似乎還不至於像宋、明(11世紀)以後的學者(理學家)那樣,站在極端無神論的立場。他也意識到人類背後,究竟是有支持「人類善意」的某些事物存在的。「天」這一個字眼,可能就是指的這種事物,或是這種事物存在的空間。像:(子罕第九5
子畏於匡。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孔子在匡被群眾圍困,受到一場虛驚。他說:「文王死後,文化傳統不是都在我這裡嗎?如果上天要滅亡這種文化傳統,那麼我這後死的人,就不會參與擔負這一文化傳統了。如果上天不想滅亡這種文化傳統,匡人又能把我怎樣呢?」)
類似的:(述而第七22)子曰:「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孔子說:「天既然賦予我這樣的品德,桓魋他能把我怎樣呢?」)說明支持「人性本善」的力量來自於「天」。
又:(八佾第三13)王孫賈問曰:「與其媚於奧,寧媚於灶,何謂也?」子曰:「不然,獲罪於天,無所禱也。」(王孫賈問道:「俗話說:『與其諂媚房屋西南角的神,不如諂媚於灶神。』這是什麼意思?」孔子說:「不是這樣的。假如做事違背道理,得罪了上天,到什麼地方去禱告,也是沒有用的。」)孔子明確的指出:「天」或位居「天」這個空間或層次的「神」,其等階在「奧神」和「灶神」之上;也許就是最高的呢?下面兩章可以為證:
(雍也第六28)子見南子,子路不說。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孔子去見南子,子路不高興。孔子因此發誓說:「如果我有不合禮的行為,天會厭棄我!天會厭棄我!」)
(先進第十一8)顏淵死。子曰:「噫!天喪予!天喪予!」(顏淵死了,孔子嘆道:「唉!天要亡我,天要亡我!」)前者拿「天」來賭咒發誓,後者以天為怪罪的對象,在在顯示其級別之高。
在孔子的心目中,「天」雖然是至高無上的神祕力量的來源或代表,但卻不是或不應是人類該祈求的對象。
(述而第七34)子疾病,子路請禱。子曰:「有諸?」子路對曰:「有之。誄曰:『禱爾於上下神祇。』」子曰:「丘之禱久矣。」(孔子病重,子路請求代老師祈禱求福。孔子說:「有祈禱求福這種道理嗎?」子路回答說:「有啊!誄上說:『替你向天神地祇求福。』孔子說:「我早就(以實際行動)祈禱過了。」」
用現在的話來解釋,孔子並不講究「臨時抱佛腳」這一套;或者說:孔子不「拜」神。但不「拜」神,並不就是表示不相信或不承認神。
(為政第二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孔子說:「我十五歲便立志向學,三十歲才堅定自守有所成立;到四十歲,對一切事理都能通達沒有疑惑。五十歲,我能知道天命的道理;六十歲,可以分辨他人言談的真假是非;到了七十歲,就能隨心所欲,不會踰越法度。」)
(季氏第十六8)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孔子說:「君子應當敬畏三件事:敬畏上天所賦予的道理;敬畏高位者的權勢;敬畏聖人的言談。一般人不了解天命的道理,所以不敬畏;習慣於高位者的權勢,所以輕忽它;不明白聖人的言談的可貴,所以戲玩它。」)前一章先說他「知」天命;後一章再說他「畏」天命。「知天命」是「知道天加在人身上的道理」;「畏天命」就是「擔心完成不了上天所賦予人身上的使命」。這個「天」若不是指「其他空間」或存在「其他空間」的神祕力量,也就是「神」,那又能是指什麼呢?
孔子要「知道」天命也不容易,前後總共花了35年的時間才得以明白;「畏」天命更是在「知」天命之後,自然也是在他立志向學35年以後的事了。要花這麼大力氣的工作,難怪他「不語」。
陸、    「天」在哪裡?
(八佾第三13)章提到「天」或位居「天」這個空間或層次的「神」,其等階在「奧神」和「灶神」之上,那麼「天」是在哪裡呢?
當然在上面了。我們不是都說天上天上的嗎,天當然是在上面了。
那上面又是在哪裡呢?你說:就在人的頭頂往上啊!我說:不見得!
我們來看看李洪志先生怎麼說:
「這個天的概念,不像你們想像的人類距離的概念。大家想一想,如果從火星上看地球,地球是不是在天上?也是在天上。你手指的這個不到一寸的空間是不是天?它也是天,不像你們想像的人的距離概念那個天。如從宏觀到微觀物質,像人身體的細胞一樣,細胞是由分子組成的,然後往下去是分子、原子、原子核、中子,最後到夸克也好,中微子也好,那還是很淺的,一直到微觀下去。用人的距離概念來看,它在你的身體上或者在身體以外的任何物體上沒有多大的距離,幾乎在一起。可是那個天體範圍卻非常大,物質越微觀,物質的粒子越微觀它的整體的面積就越大。它一個粒子很小,但它是無數粒子構成的一個整體,它就非常的大,而且超越人的空間範圍,而人這個空間看起來很大,其實一點都不大。」
「現在科學家知道從原子到分子之間的距離是由二十萬個原子排列起來才能達到分子這樣一個距離。」
舉個例子來說:月球是距離地球最近的星球,平均距離384403公里,地球上的誰看月球都得說月亮在「天上」。地球直徑約為13000公里,日月之間的距離還不到30個地球大;比較起來,原子到分子之間的距離,是原子的二十萬倍,簡直是不可思議的遙遠,那還不是「天」嗎。
可見「天」是無處不在的。如果說「天」就是「神」所存在的空間,那麼「神」也就無所不在了。古人說:舉頭三尺有神明。其實從這裡邊看,何須三尺,更不用舉頭,簡直就在你的身前身後、身上身下、身裡身外,到處都是神了。
這樣一來,「天上」又是怎麼說的呢?原來這裡所謂的天上地下,不是指的一般方位的上下,而是一個品級或地位層級的區分,正如同君臣上下,並不一定叫君住在樓上、臣住在樓下,是一樣的道理。
柒、    孔子為什麼不語「怪,力,亂,神」呢?
有三個原因:
第一、「怪、力、亂、神」不在他的教學範圍或進度之中,所以不談。
孔子的教與學都以品德修養為中心,尤其強調中庸之道的理解與實踐:他述說中庸之道的難能(中庸9,子曰:「天下國家可均也,爵祿可辭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感嘆中庸之道的難守(中庸7,子曰:「人皆曰予知,驅而納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擇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惋惜中庸之道的不行(雍也第六27,子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讚賞能行中庸之道的顏淵(中庸8,子曰:「回之為人也,擇乎中庸,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哀傷再也得不到能行中道的學生,只能退而求其次的指導那些狂狷者(子路第十三21,子曰:「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而他自己也是時時刻刻以能謹遵中道為職志,作風平穩踏實。他說:凡是偏離中庸之道的事,他都不願意做。
(中庸11)子曰:「素隱行怪,後世有述焉,吾弗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塗而廢,吾弗能已矣。君子依乎中庸,遯世不見知而不悔,唯聖者能之。」(孔子說:「有人好求隱僻之理,而行為詭異,後世雖有人稱述,我也不願這樣做的。有些君子依照中庸之道而行,然而走到半路就停下來,而我是斷不肯隨意停止的。君子自始至終依循中庸而行,即使隱遁山林不被世人所知也不後悔,這是只有聖人才能做得到的。」)就是說這個意思。
上一次交流會時,煜坤老師也提到,說孔子的道統可以用「中庸」兩個字來概括。中庸之道就是「正常」之道,是屬於「人間」的道理,我們不妨稱之為「人間道」。而「怪、力、亂、神」不屬於「人間」的道理,是「非常」的,所以就不在孔子的教學範圍或進度之中了。
孔子好學,又從事教育工作,在《論語》中關於學的闡述很多。其中提到的教學內容,也都與「怪、力、亂、神」無關。例如:
(述而第七6)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孔子教弟子為學的正確方法,是先志道、據德、依仁之後游於藝;藝包括禮、樂、射、御、書、數等。
(雍也第六25)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劉寶楠說:文是詩、書、禮、樂,與古聖所傳之遺籍。
(學而第一6)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汎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鄭注:文,道藝也。朱注:文,謂詩書六藝之文。
這一章是孔子教弟子先學做人,以德為本;其次才學文,求書本(即詩書六藝)上的知識。
從以上所述可知,品德修養是孔子教學的中心,詩書六藝是孔子教學的材料;「怪、力、亂、神」既不屬於詩書六藝的範疇,又與道德修養無關,自然不在孔子的教學範圍或進度之中,也就不是他所要談的了。
第二、「怪、力、亂、神」超過了他學生的認知程度之外,所以不談。
在《論語》裡,孔子對於人的資質是有講等級和層次之分的。
(雍也第六19)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和(陽貨第十七3)子曰:「唯上知與下愚不移。」分別把人的資質或氣質區分為三等。
(季氏第十六9)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則把人的氣質區分為四等。皇侃稱之為聖人、上賢、中賢和下愚;我喜歡稱它是:聖人、賢人、常人和下人。
前兩種人(就是「生而知之者」和「學而知之者」)是先天所生、無可改變的狀態,後兩者則可因後天的學或者不學,而得到等級的提升或沈淪。「世間」大部分的人都屬於「常人」,「常人」可以由「下人」提升而上,也可能從「賢人」沈淪而下。我們一般都認定孔子屬於「聖人」這一級;實際上,孔子也只認定他自己是「賢人」這一等。(述而第七19)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不但說明他位在「賢人」這一級,而且還說明他這個「賢人」階級,還是經過相當的努力才求得的。
從上文提過的(為政第二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章,也可以得到他努力學習,終於達到「賢人」階級的證據。
(為政第二4)章還同時以他為學的歷程與進境,說明人生智慧發展的進程與境界。前文說到他花了35年的時間才達到可以明白天命的地步,真正踏入「怪、力、亂、神」所談的「非常」境界;在孔子的有生之年,他的學生能夠達到像他這種境界的人應該是沒有,所以他不談。
其實這一章也提到了一個「悟」的問題,但是不在本文的討論之列,所以不談。
第三、「怪、力、亂、神」超過了當時科學發展的進程,很難用當時的語言說得出來;或者即使能夠說得出來,別人也很難能夠相信,所以不談。
舉個例子說:
我們一般總認為人是高等的智慧生物,動物其次,植物又其次;因為植物不具備感官,沒有情感、無法思惟,而且不能與外界溝通。如果我告訴你說:不對!植物不但具有感官,能思惟、有感情、會判斷,比人類的記憶絲毫不遜色,智慧之高,甚至超過常人,你會怎麼想呢?
1966年美國測謊儀專家克里夫.巴克斯特(Cleve Backster)把測謊儀的兩個電極,連接到一株牛舌蘭的葉子上,在他往牛舌蘭的根部澆水後,他奇怪地發現,測謊儀電流計的波形記錄儀上的記錄筆,畫出了類似人在高興時的感情衝動的曲線。
「當他心想用火燒一下牛舌蘭的葉子,看它是甚麼反應時,還沒等他行動呢,記錄筆瞬間就畫出了類似人在恐懼時的曲線。
「巴克斯特還將活蝦一隻一隻隨機地扔入沸水中,他觀察到植物對蝦的死亡表現出強烈的反應。
「後來巴克斯特和他的同事對25種不同的植物,包括萵苣、蔥、橘子、香蕉等,進行了類似的試驗,所得的結果都相同。
「過去我們一向認為植物沒有意識,它們怎麼會有思維、有感情呢?
「巴克斯特還對人體的體細胞進行了實驗研究。發現人的體細胞,不僅會隨人的感情變化做出反應,而且在離開主體之後仍然會有反應。在一次實驗中,他在聖地牙哥從同事Brian O'Leary身上取了一些白血球,然後讓O'Leary從聖地牙哥飛到亞利桑那州的費尼克斯,O'Leary把所有惹他生氣的事都記下來了,還記下了每件事發生的時間。事實證明,儘管體細胞和主體有距離,但仍保持著呼應。來自費尼克斯的信號很強,距離並沒有影響體細胞對主體的情況做出反應。用鉛或其他材料阻擋那個信號,但根本擋不住。
「個體細胞是怎麼知道人體整體信息的呢?」
李洪志先生說:「宇宙中任何物質,包括瀰漫在整個宇宙當中的所有物質都是靈體,都是有思想的,都是宇宙法在不同層次中的存在形態。」
「生命的存在和表現形式,有時是超出人類想像的,人類並不是唯一孤立存在於宇宙中的智慧生命,現代的科學研究發現:智慧生命,無處不在。」
像這些說法,已經是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我在這麼多高級知識分子面前談,還有多少人是半信半疑、甚至完全不相信的;孔子在他那個什麼年代,又怎麼能夠對他的學生說得出口呢?所以只好不談。
捌、    結語
「怪,力,亂,神」四事,被朱熹一分為二,朱熹的看法也自有他的根據,只是他把兩個不同的層次混為一談了。
根據孟子的說法,人分善、信、美、大、聖、神等六階:「可欲」的叫做「善」人,「有諸己」的叫做「信」人,「充實」的叫做「美」人,「充實而有光輝」的叫做「大」人,「大而化之」的叫做「聖」人,「聖而不可知之」的叫做「神」。善、信、美、大、聖五階同屬一個層次,他的特色是「可知」;「神」屬於另一個層次,不同於人,他的特色是「不可知」。
人在「可知」的層次,有這一層次的怪、力、亂;「神」的「不可知」層次,想必也有他這一層次的怪、力、亂。站在人的角度看,「神」層次的怪、力、亂,一定超出人間層次的怪、力、亂許多,你不站在「神」的角度看,是永遠也搞不懂的。因為你想看什麼,首先你就必須是什麼。老子在《道德經》第五十四章中說:「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就是講了這麼一個參照系(參考架構)的問題:觀察哪層粒子的物質,就要使用哪一層粒子構成的身體。但是人類現在做不到這一點。
今天人類受限於目前科學,總是說「眼見為憑」,對於《老子》所說的「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不能理解。這個『無』其實是相對的,並不是真無。比方說:「你能夠看到一個東西,是因為你看到了這個東西發出的光。如果一個東西不發光,也不反射光的話,你就看不到它。黑洞不就是這樣的東西嗎,只能探測,卻無法看見。人的視網膜上有一些感光的細胞,這些細胞之間是有間隔的,它們能夠感受到的光波的波長也是有限度的。如果一種粒子它非常小,那麼它所發出的光根本就不在可見光的範圍之內。它所發出的高頻電磁波不但可以穿過你眼睛的感光細胞的間隙,連感光細胞本身都能夠穿越,那麼你就看不到這種粒子。如果一個微觀的空間中瀰漫著這種粒子,你看不見它們,就說這個空間是『無』,可是這個空間卻並非真的什麼都沒有。微觀的粒子,如果互相聚合成更大的粒子,等到你能夠看得到的時候,你會發現這個空間中突然出現了粒子,你也看見了,那麼你就會認為這是從『無』到『有』,認為『有』來源於『無』。」
「怪,力,亂,神」就是類似這種好像『無』而其實『有』的物事,四者因為都是超常的,超乎了常人的認知和感受層次,人如果沒有經過相當的修煉過程,它們不但不會從『無』中生『有』,而且是人根本連想都無法想的。我想這才是孔子不談「怪,力,亂,神」的真正原因吧。
玖、參考文獻
一、宋‧朱熹撰,四書集註》,世界書局。
二、宋‧朱熹撰,四書集註,臺灣書店。
三、標準版高中《國文課本》及《國文教師手冊》,國立編譯館。
四、謝冰瑩等編譯,《新譯四書讀本》,三民書局。
五、三民版高中《中國文化基本教材》及《教師手冊》,三民書局。
六、康熙版高中《中國文化基本教材》及《教師手冊》,三民書局。
七、標準版高中《中國文化基本教材》及《教師手冊》,國立編譯館。
八、林義烈著,《細說作文》,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九、吉川幸次郎著,吳錦裳譯,中國之智慧—孔子學術思想,協志工業叢書。
十、李嗣涔‧鄭美玲著,《難以置信—科學家探尋神祕信息場》,張老師文化。
十一、        李洪志著,《轉法輪》,益群書店。
十二、        佚名著,〈致黨中央萬言書〉,網路文件。
十三、        葉玉麟編譯,《莊子新釋》,大夏出版社
十四、        朱沛蓮校訂,《唐人小說》,遠東圖書公司。
十五、        石光中編著,《三字經》,西北出版社。
十六、        李洪志著,《法輪佛法(在北美首屆法會上講法)》,益群書店。
十七、        李洪志著,《法輪佛法(在美國講法)》,益群書店。
十八、        司徒嚴編著《老子的故事—老子白話賞析》莊嚴出版社。
十九、        楊帆著《出塵》洞見文化。
拾、資料整理:「怪,力,亂,神」在《四書》
1.「怪,力,亂,神」在《四書》
整本《論語》總共出現13個「力」字(《孟子》24,《大學》1,《中庸》2,合計40),15個「亂」字(《孟子》18,《大學》2,《中庸》1,合計36),7個「神」字(《孟子》4,其中之一為「神農」專名,《大學》無,《中庸》5,合計16),和獨一無二個「怪」字(《孟子》無,《大學》無,《中庸》1,合計2),總數是36(《孟子》46,《大學》3,《中庸》9,合計94)。整理如下:
一、怪(《論語》1《孟子》0《大學》無《中庸》1)合計2
1.(述而第七20)子不語:怪,力,亂,神。
0.(梁惠王上7)曰:「王無異於百姓之以王為愛也。以小易大,彼惡知之?王若隱其無罪而就死地,則牛羊何擇焉?」王笑曰:「是誠何心哉?我非愛其財。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惡,平聲。異,怪也。
1.(中庸11)子曰:「素隱行怪,後世有述焉,吾弗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塗而廢,吾弗能已矣。君子依乎中庸,遯世不見知而不悔,唯聖者能之。」
二、力(《論語》13《孟子》24《大學》1《中庸》2)合計40
1.(學而第一6)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汎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2.(學而第一7)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3.(八佾第三16)子曰:「射不主皮,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4.5.(里仁第四6)子曰:「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
6.7.(里仁第四6)冉求曰:「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
8.(述而第七20)子不語:怪、力、亂、神。
9.(泰伯第八21)子曰:「禹,吾無間然矣。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惡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宮室,而盡力乎溝洫。禹,吾無間然矣。」
10.(憲問第十四17)子路曰:「桓公殺公子糾,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11.(憲問第十四35)子曰:「驥不稱其力,稱其德也。」
12.(憲問第十四38)公伯寮愬子路於季孫。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於公伯寮,吾力猶能肆諸市朝。」子曰:「道之將行也與?命也。道之將廢也與?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13.(季氏第十六1)季氏將伐顓臾。冉有、季路見於孔子曰:「季氏將有事於顓臾。」孔子曰:「求!無乃爾是過與?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陳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且爾言過矣。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冉有曰:「今夫顓臾,固而近於費。今不取,後世必為子孫憂。」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今由與求也,相夫子,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於邦內。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也。」
1.(梁惠王上2)文王以民力為臺、為沼
2.(梁惠王上7)吾力足以舉百鈞而不足以舉一羽
3.(梁惠王上7)然則一羽之不舉為不用力焉
4.(梁惠王上7)盡心力而為之
5.(梁惠王下10)人力不至於此
6.(梁惠王下15)竭力以事大國
7.(公孫丑上3)以力假仁者霸
8.(公孫丑上3)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
9.(公孫丑上3)力不贍也
10.(公孫丑下12)去則窮日之力而後宿哉
11.(滕文公上3)子力行之
12.13.(滕文公上4)或勞心,或勞力;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
14.(離婁上1)聖人既竭目力焉
15.(離婁上1)既竭耳力焉
16.(萬章上1)我竭力耕田
17.18.19.(萬章下1)智,譬則巧也;聖,譬則力也。由射於百步之外也,其至,爾力也;其中,非爾力也
20.21.22.(告子下2)有人於此,力不能勝一匹雛,則為無力人矣;今曰舉百鈞,則為有力人矣
23.(盡心下22)兩馬之力與
24.(盡心下27)力役之征
1.(大學傳6)至於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貫通焉
1.(中庸20)力行近乎仁
2.(中庸31)人力所通
三、亂(《論語》15《孟子》18《大學》2《中庸》1)合計36
1.(學而第一2)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2.(述而第七20)子不語:怪、力、亂、神。
3.(泰伯第八2)子曰:「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君子篤於親,則民興於仁;故舊不遺,則民不偷。」
4.5.(泰伯第八10)子曰:「好勇疾貧,亂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亂也。」
6.(泰伯第八13)子曰:「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
7.(泰伯第八15)子曰:「師摯之始,關雎之亂,洋洋乎!盈耳哉。」
8.(泰伯第八20)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亂臣十人。」孔子曰:「才難,不其然乎?唐虞之際,於斯為盛。有婦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謂至德也已矣。」
9.(鄉黨第十8)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食饐而餲,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肉雖多,不使勝食氣。惟酒無量,不及亂。沽酒市脯不食。不撤薑食。不多食。祭於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食不語,寢不言。雖疏食菜羹,瓜祭,必齊如也。
10.11.(衛靈公第十五26)子曰:「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
12.(陽貨第十七8)子曰:「由也,女聞六言六蔽矣乎?」對曰:「未也。」「居!吾語女。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
13.(陽貨第十七18)子曰:「惡紫之奪朱也,惡鄭聲之亂雅樂也,惡利口之覆邦家者。」
14.(陽貨第十七23)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義以為上。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
15.(微子第十八7)子路從而後,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問曰:「子見夫子乎?」丈人曰:「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之,見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隱者也。」使子路反見之。至則行矣。子路曰:「不仕無義。長幼之節,不可廢也;君臣之義,如之何其廢之?欲潔其身,而亂大倫。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1.(公孫丑上2)治則進,亂則退
2.(公孫丑上2)治亦進,亂亦進
3.(滕文公上4)是亂天下也
4.(滕文公下9)一治一亂
5.(滕文公下9)天下又大亂
6.(滕文公下9)孔子成春秋,而亂臣賊子懼
7.(離婁下29)顏子當亂世
8.(萬章下1)治則進,亂則退
9.(萬章下1)治亦進,亂亦進
10.(告子下15)行拂亂其所為
11.(盡心下10)邪世不能亂
12.(盡心下12)無禮義,則上下亂
13.18.(盡心下37)惡莠,恐其亂苗也;惡佞,恐其亂義也;惡利口,恐其亂信也;惡鄭聲,恐其亂樂也;惡紫,恐其亂朱也;惡鄉原,恐其亂德也
1.(大學經1)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
2.(大學傳9)一人貪戾,一國作亂
1.(中庸20)治亂持危
四、神(《論語》7《孟子》4《大學》無《中庸》5)合計16
1.2.(八佾第三12)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與祭,如不祭。」
3.(雍也第六20)樊遲問知。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問仁。曰:「仁者先難而後獲,可謂仁矣。」
4.(述而第七20)子不語:怪、力、亂、神。
5.(述而第七34)子疾病,子路請禱。子曰:「有諸?」子路對曰:「有之。誄曰:『禱爾于上下神祇。』」子曰:「丘之禱久矣。」
6.(泰伯第八21)子曰:「禹,吾無間然矣。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惡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宮室,而盡力乎溝洫。禹,吾無間然矣。」
7.(先進第十一11)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問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1.(萬章上5)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
2.(盡心上13)所存者神
3.(盡心下25)可欲之謂善,有諸己之謂信。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大而化之之謂聖,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
4.(滕文公上4)有為神農之言者許行
1.2.(中庸16)鬼神之為德,其盛矣乎!視之而弗見,聽之而弗聞,體物而不可遺。使天下之人齊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詩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夫微之顯,誠之不可揜如此夫。」
3.(中庸24)故至誠如神
4.5.(中庸29)故君子之道:本諸身,徵諸庶民,考諸三王而不繆,建諸天地而不悖,質諸鬼神而無疑,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質諸鬼神而無疑,知天也;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知人也。
刊「建中學報」第1061-86

by 甲多先生的學生 @2004.12.04臺灣

沒有留言: